本网讯 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京东数字科技承办的“全国红十字系统第二届众筹扶贫大赛”省级赛已拉开帷幕。本次大赛主题为“同在,同改变——红十字助力脱贫攻坚”。
此次大赛,贵州省麻江县红十字会共选择了两家企业参赛,贵州省麻江县裕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其中一家参赛单位,携“坝芒锌小硒调味酱”参与了此次扶贫众筹大赛。这款农产品,不仅承载着一份对乡情的坚守、一份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更加深植了传统农耕文明和一份浓浓的乡土情、乡土味。
“农产品最难的是卖而不是种。在我们小时候,韭菜成为每家房前屋后都有的农村菜系,更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一道美味菜肴。”公司总经理凌忠云表示,许多拥有丰富价值的“土货”只能以粗加工、粗包装进行低水平的生产和销售,一些有历史、有故事的特产和技艺产品在工业化商品竞争面前,有的受到了较大冲击,有的反而显出更强自信。
▲2019年1月18日,黔东南州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大会向“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事迹突出的州人大代表颁发表扬证书(左二为凌忠云)。
怀着对儿时味道的念想,2014年4月,3位满怀创业梦想的大学生一起成立贵州省麻江县裕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在坝芒乡栗木村建立了韭菜种植基地,开始了对本地大叶韭菜大健康食品的研发,充分利用韭菜的根、叶、花、籽的药用及食用价值研制食品。创业这五年,公司一直潜心研究韭菜大健康食品,截止到目前,已开发出坝芒锌小硒韭菜根,坝芒锌小硒调味酱,锌小硒拌饭酱,锌小硒韭菜酸汤,锌小硒韭菜面条,坝芒韭籽王酒,所有产品都是以韭菜为原料研制而成。在知识产权方面,不仅拥有自己的商标“坝芒”,还获得了两项外观专利,多项发明专利处于实质审查阶段,更加与黔东南最高学府凯里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以此巩固和提升产品的质量。
▲播种
自然之美,美在自然。一道富有特色的“乡土菜”就是一个区域的地里坐标。据了解,“坝芒锌小硒调味酱”采用富含锌硒元素的韭菜根、叶,搭配新鲜红辣椒研制而成,无保鲜剂及防腐剂,是一款极具地方特色的食品。产品开瓶即食,可以作为凉拌菜的辅料,炒回锅肉,也可以煮酸汤肥牛等火锅菜肴。
▲人工除草
坝芒布依族乡位于麻江县西部,是县境地理位置最边远、最高、气候最寒冷的乡镇,是也黔东南西大门。曾经,这个以农业为主贫困乡,是贵州省100个扶贫开发工作一类重点乡镇之一。2018年,麻江县整县摘帽,坝芒乡也撕掉了贫困的标签。2019年,坝芒乡入选贵州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名单,成为全省10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之一。
“从创业开始就扎根农村的我们,每年支付农户务工的费用也在逐年递增。虽然这钱不多,但相对于一个大学生创业企业来说,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事。”凌忠云介绍,2016年12月1日,他们以坝芒韭菜根为回报,第一次发起了众筹活动,上线20天,收到了近百位爱心人士的筹资,筹款目标提前超额完成。最终,他们将众筹款的40%用于资助坝芒乡栗木村孤寡老人及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学生。
▲产品
2016年,贵州省麻江县裕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被贵州省科技厅认定为大学生创业企业。同年,公司总经理凌忠云当选为黔东南州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多年来她一直带领企业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事业中,并获得了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的表彰。
▲产品
韭菜产业根植于乡村,尊重农业特质和乡村发展规律,充分利用乡村资源,综合体现了地域特色。当初亲手种,亲自除草,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抚养,到了收获的季节,曾经的付出转换为果实,终于大获丰收。习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以产业振兴为核心,更需要全民振“心”。“乡村产业对财政收入的支撑不大,但对增加老百姓收入,对脱贫意义重大。”凌忠云表示,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韭菜产业就是立足优势和特色,着力在乡村田园经济上下功夫,推进农民致富。
"坝芒,这里有天赐的绿水青山,满足了人们向往安全、有机、绿色事物的需求。这一次,我为家乡农产品代言 。"
"帮老乡打个Call,让家乡农产品站到更高的舞台,让更多的人看到我的家乡。"
……
凌忠云和她的团队希望通过参与过扶贫众筹大赛,让每一份微小的力量,汇聚成百姓长久的致富希望。
爱心参与方式:
通过扶贫项目链接(https://z.m.jd.com/project/newDetails/114695.html?from=singlemessage)或扫码项目二维码在线购买(点击“扶贫支持”按钮),所支持的扶贫项目众筹成功(达到该项目众筹目标)后30天内由参赛团队按订单直接发货,如众筹未成功则款项原路退回至支付账号。
在扶贫项目页面通过爱心点赞、扶贫支持、分享等方式可直接送红心给对应项目,也可通过签到、做任务等方式积累红心后送给支持项目。简单操作帮助扶贫项目集红心,使项目排名上升,获得更多人关注及更多次曝光。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