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贫困户的“贴心人”--记麻江县谷硐镇干塘村村主任助理、脱贫攻坚小分队队长冯奇明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12-14 14:25:0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2016年3月,麻江县政协冯奇明同志怀着激动的心情毅然接受了组织的重任——到谷硐镇干塘村当村主任助 理兼任干塘村脱贫攻坚小分队队长。
 
        冯奇明走马上任后为了尽快熟悉干塘村情况,常常挤出时间挨家逐户走访群众。从走访中了解到:干塘村基础条件比较落后,个别村寨未通公路与电话网络、村里没有产业项目支撑,大部分家庭都靠外出务工。此时,他暗暗下定决心改变干塘、发展干塘。


 
       说一千,道一万,二横一竖才是干。于是,冯奇明以村为“家”,吃住在村里。晚上,在孤灯的陪伴下开始研究村级经济发展思路。
 
       冯奇明在全村大走访中,发现石龙组曹军(化名)为大年青年户,未婚,所居住的房屋为危旧房,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贫困户。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多次上门进行思想动员,鼓励其自食其力,提高生活水平和改善住房条件。“算了吧,冯队长,我一人将就住着吧。再说,我也没有能力修房子。”几次上门动员下来,冯奇明总是听到他的这一句话。为了实现脱贫攻坚“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宗旨,冯奇明动员他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并亲自请代建公司帮他修建房屋,最终让他欢欢喜喜搬进了新家。同时,冯奇明跟他找了个门卫工作,每月工资2000元,用人单位还给他发放衣服,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他逢人就说:“这辈子,我多谢冯队长,他让我的生活有滋有味了,我有时间一定请他喝两杯!”


 
       冯奇明针对六毛组、腊菜组通组路未得到硬化群众出行困难时,他四处奔走,最后在“娘家人”(县政协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筹措资金300余万元,为他们修建了长达6公里的通组公路。六毛组由于僻远,没有电话信号,他知道后立即与移动公司对接,建立了移动信号基站。“喂,是冯队长吗?我们寨子通电话了……”这是通网第一天天未亮,六毛组钟大爷给他打来了第一个报喜电话,他虽然被吵醒,但是他心里非常高兴。
 
       冯奇明了解到花坟组贫困学生朱祥宇拿到遵义医学院录取通知书,但因家境困难,无力支持其就读大学的情况后,立即为其寻求资助渠道。最终,爱心人士王祥贤先生慷慨表态,愿意每年为其资助6000元困难生活补助金,直到毕业,并在其寒暑假期间,为其提供临时就业岗位,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
 
       六毛组有一位8岁小朋友,名字叫常菊(化名)。父亲早亡,母亲改嫁远方,只能与年迈的奶奶相相依为命,仅靠领低保过日子。冯奇明看到该户困难后当场与县红十字联系,为其争取了生活补助金1000元,并把该户的特殊情况向社会发出援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省挂职麻江县人民政府的副县长邓椒同志到干塘村检查工作,在听到该户的情况后亲自到常菊家走访看望,被常菊的遭遇表示同情,当场表示对常菊进行长期资助。后来,因为邓女士大爱无边,并收她为“干女儿”,还接送到贵阳与其共同生活,让常菊小朋友重拾家的幸福。
 
       “输血式”扶贫终究不可持续,“造血式”扶贫才是长久之计。冯奇明认真分析了每户的致贫原因后决定走发展产业之路。2017年,冯奇明组织村民实施了养蜂养殖、脆红李种植等项目,并组织农户赴六盘水学习养蜂技术、到镇宁县学习脆红李种植技术,切实解决了群众在产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产业项目顺利实施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冯奇明在干塘村驻村的三年里,总是舍小家为大家,把全部精力奉献在脱贫攻坚一线。他看着贫困户的房子变美了、心情变好了、票子越来越多了,全部村民实现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彭德华)
 
 
 
责任编辑:杨慧梅【收藏】
上一篇:麻江一黑心商户竟然非法销售未经检验肉类制品,最终只被...
下一篇:麻江:贫困户罗传菊靠“平价超市”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