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黄平县谷陇镇加大大极贫乡镇的脱贫攻坚力度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04-14 09:14:5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公路旁,一排排的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分外抢眼。大棚内,农民们忙着点布辣椒秧苗,欢声笑语不断。这是记者近日在黄平县谷陇镇青塘村看到的一幕。

  “这里是全镇的辣椒苗的育苗基地,培育结束后,将免费发放农户种植。” 该县驻谷陇镇极贫乡镇脱贫攻坚指挥部综合协调办负责人龙治江说,该镇今年发展农户种植辣椒1000亩以上。

  为加大极贫乡镇的脱贫攻坚力度,谷陇镇多渠道多措施,加大产业发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争取如期实现同步小康。

  抓好主导农业产业 助农增收

  “结合其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土质特点,我们将重点深度开发极具特色的糯小米、线椒两个产品,打造独具地理标志的产品,为农户增加收入。” 谷陇镇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彭俊能告诉笔者说。

  该镇在糯小米产业发展上,走“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化道路,采用“集中+分散”的种植模式,投入2000万元扶持资金,在加巴片区、山凯片区集中连片种植发展小米种植区,在其他村采用分散种植模式,建设小米种植基地10000亩,形成规模,带动当地贫困人口3550人脱贫。

  为加大与小米收购企业合作,该镇将投入资金500万元扶持当地小米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深加工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打响品牌。

  在辣椒产业发展上,重点培育“黄平线椒1号”、“黄平线椒2号”2个辣椒品种,将投入500万扶持资金在大寨村、谷陇村、岩门司村等地集中连片规划发展线椒种植基地2000亩,与凯里三辣食品有限公司签定订单,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促进辣椒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确保带动贫困人口1500人脱贫。

  为打响品牌,该镇将不断摸索集成的辣椒生态化栽培技术,打造黄平线椒标准化生产建设基地,延长辣椒产业基地,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积极进行商标注册及产地认证。

  培育文化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

  “我们镇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自然风光非常独特,文化旅游事业,是我们在脱贫攻坚工作当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谷陇镇党委书记杨渐介绍,近年来,该镇将特色民族文化旅游业作为坚守两条底线、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用好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打造省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谷陇镇民族文化丰富,祭桥节、爬坡节、吃卯节、芦笙会等节日是最具苗族文化的节日,特别是全国十大少数民族集会之一的中国黄平谷陇九·二七苗族芦笙会最具影响力,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达30万人次以上,每年拉动当地经济发展3000万元以上。

  该镇大高山万亩杜鹃花、翁干洞瀑布群、平安岩灰洞、山坪太平洞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岩门长官司城等很具生态资源优势。

  将扶贫与旅游有效对接,该镇开启“旅游+扶贫”助农模式,依托生态旅游产业扶贫工程纵深开展。

  目前,大高山万亩杜鹃花、翁干洞瀑布群、山坪太平洞的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平安岩灰洞和岩门长官司城基础设施及修复建设正在进行当中。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进一步带动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产品包装业及其它行业的发展,促进贫困村、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弘扬手工艺产业 充满活力

  “非常感谢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想在银饰手工艺产业上做得更大。” 谷陇镇银匠杨万付说,去年他成立了黄平县万付工艺品有限公司。

  该镇依托当地苗族文化底蕴深厚,苗银技艺传承完整的优势,创新“协会+电商+村集体+贫困户”的脱贫攻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中国银都”。

  据悉,该镇将计划投资28000万元打造谷陇苗族文化旅游服务接待中心,计划投资约500万元建设电商扶贫站点,培育苗银龙头企业,拓展苗银宣传和销路,打造黄平谷陇苗银产业品牌。

  目前,该镇重点培育中国苗族银饰协会和黄平县万付工艺品有限公司,协会下的52家苗银加工店都全部开设淘宝C店,成功搭建“天下苗银淘宝第一街·谷陇”电商交易平台,网上销售额达到100万元,带动贫困户200余人就业。

  通过加大主导农业、文化旅游、民族手工艺产业发展力度,黄平谷陇打出的产业发展“组合拳”,为极贫乡镇脱贫攻坚夯下了坚实的基础。(龙小平)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黄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
下一篇:黄平谷陇镇城镇“整容”点赞多(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