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创造两个“零”奇迹的侗寨--从江县占里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7-03-15 10:18:20  来源:新华网  


  图为占里村的村规民约碑文
 

  凡是到过被誉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第一村”的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的每一个人,无不为这个古老的侗家山寨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创造的两个“零”奇迹而惊赞:一个是人口保持“零”增长;二是社会治安刑事案件“零”发生。

  占里村是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一个侗族村寨,位于高增乡西部,距乡政府20公里,距县城25公里,全村辖1个自然寨,8个村民小组,现有182户827人。全村国土总面积15.95平方公里。

  “能有这样的安定生活环境,主要得益于我们村民自古以来就自觉恪守祖辈流传下来的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古训。”占里村支书吴文雄无不自豪地告诉我们说。

  占里村老人吴明珍、吴国高向我们讲述,600多年前,占里村先民从广西梧州一路辗转来到这里落寨定居后,人们就根据当地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实际现状实行“适度人口”计划生育,以民众起款盟约的形式制定村规款约,严格每一对夫妻最多只能生育两个孩子,并规定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一和八月初一举行“对石盟誓”、“喝血酒”等习俗活动来牢固村民们的生育意识。

  游走在占里村的古老巷道,古香古色的屋板壁上随处看见刻写着“一棵树上一窝雀,多了一窝就挨饿”、“盗贼由自贫困起,人地均衡才富足”、“儿子多了无田种,娶不了媳妇;女儿多了无银两,嫁不了姑娘”……等等村民们世代传唱的古歌古训以及寨规款约。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在我们占里村深入人心,一对夫妇只能生两孩,连小孩子都知道违反这条村规要受到处罚。”占里村委会主任吴正和说,自古到现在还是一直保持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的现状。

  在村民吴补香的家里,古朴的木屋里外干净整洁,家里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虽然住在乡下,但是城里人有的我们也几乎都有。”性格开朗的吴补香笑呵呵地说,家里一共6口人,上有父母,下有一对儿女,人均耕田面积2.4亩,粮食吃不完就多养些畜禽增加经济收入,农闲时妻子在家料理家务,他外出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去年一家子人均纯收入达到7400多元。

  在占里村走访,我们发现到访的每户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像吴补香境况一样,老少同堂,家庭和睦,温饱不愁,乡邻和谐。

  据从江县人口统计资料表明,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间,占里村的人口数基本不变,人口呈现“零”增长,这是极少看到的人口计划生育现象。

  人均耕地方面,占里村人均耕田面积2.4亩,高于全县农民人均耕田面积1.6亩;村里家家有余粮,户户养畜禽,家家有经济林地。

  “我们村从来没有哪家没饭吃,就是在上个世纪‘吃大锅饭’年代也没出现有人外出讨饭的现象过。”占里村支书吴文雄说。

  占里村人严格遵循“适度人口”的朴素观念,有效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保持了“人地均衡”,村民温饱无忧安居乐业,为打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近十年来,我们村只有一件事情需要我们村干部去协调处理,是一对夫妻离婚案,男方因为长期在外打工不归,女方才要求离婚的。”占里村委会主任吴正和说,解放以来村里从没发生过一起影响社会治安的刑事案件。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人们理想中的社会生活,数百年来,占里村人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区环境里。

  “其实占里村自解放以来未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的奇迹很简单,就是实现了人地均衡,村民恪守生育村规,家家生活富足,乡邻和谐,民风纯朴,大家都安居乐业齐心发展生产。”高增乡党委书记孟宝明说。

  现在,占里村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又利用独具特色的“人口生育文化”和优美的生态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体念,旅游成为占里村又一条致富的好产业。


  图为金秋时节美丽的占里侗寨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从江县:桂花苗圃里花农忙(组图)
下一篇:从江:美丽乡村古韵更迷人(组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