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新型“农业命脉”使黄平农业增加值实现12亿元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6-03-24 09:08:5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黄平县在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中,把决定农业命运的水利工程列入保稳定、保增长的“农业大数据”来抓,2015年在加大水利项目建设中,全县水稻播种完成16.65万亩,总产量实现7.66万吨,水利工程使农业生产实现了旱涝保收。



灌溉水渠已成为黄平县农业旱涝保收的“命脉”



水利工程的加大实施,使黄平县山区农田水满渠溢
 

  黄平县是贵州省的粮食生产大县之一,水利灌溉和排涝工程历来是这里粮食稳产增收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历年洪灾对水利工程洗劫的实际,2015年,全县投入6542万元,在全县新建和改造灌区渠道208.2公里,维修山塘49口,修建取水堰15座,新建提灌站7座,铺设田间管网45公里。在加强治理洪涝灾害中,还投入162.79万元维修资金,对舞阳河堤防、红梅河取水拦河堰、旧州川心堡灌溉渠道、平西坝拦河堰及堤防等工程进行修复和加固,确保了旧州盆地万亩大坝免受水患的困扰。此外,水利部门还抓住黄平县列入国家“三位一体”骨干水源规划项目的契机,启动修建了印地坝水库、打羊河水库、岩英河水库、白秧坪水库、土牙坡水库等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这些新型水利工程的兴建和使用,进一步促进了全县11个乡镇100多个村粮食的稳产增收。由于黄平县在整体上因势利导加大农田灌溉区域的建设力度,使2015去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46246亩,农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了12亿大关。(廖尚刚)




图为黄平县整治一新的河道防洪堤



图为黄平县正在建设的小型水库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黄平县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全面展开
下一篇:黄平:强化责任追究确保大数据平台工作实效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