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今天赶黄平我就卖三、四套非纯银饰,不仅是苗族妇女喜欢,汉族妇女也喜欢”。8月27日,正忙在黄平集贸市场上卖非纯银饰的谷陇镇中心小学杨健妈告诉笔者。
近年来,黄平非纯银饰的加工既传承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同时,又大胆加工创新,工艺精湛,图案精致,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亮丽。目前,传统的苗族纯银饰加工价格昂贵,市场价每套至少七、八万元以上,是大多数苗族家庭为姑娘准备的嫁装,经济比较宽裕的家庭子女才有完整的全套苗族纯银盛装,而普通的家庭难以承受一套价格昂贵的纯银盛装。
苗族妇女正在选购非纯银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管是外出打工或是当地苗族男女青年结婚,或是参加各种节日活动的苗族姑娘和妇女,大多的人家也舍得买1套非钝银饰给姑娘结婚或参加民族节日活动表演。杨健妈家加工的苗族非纯银饰每套2000多元左右。十多年来,她都在加工销售非纯银饰品,往返于谷陇和新州市场,每场平均至少卖三套以上,平均每年销售四十多套以上,年收入10多万元,深受广大妇女的喜爱,产品远销凯里、贵阳及周边县市。(雷国梅)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