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让困难群众“住得起 搬得出 能致富”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12-15 13:57:4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岑巩县保障性住房助力精准脱贫

  本网讯  “现在住上了新楼房,生活条件改善了,再也不用一家人借住在亲戚的房子里了。”12月15日,刚搬进廉租房的岑巩县居民杨绪军一家三口,得益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终于告别了过去借宿亲戚家的日子,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百姓安居乐业,是社会幸福的最好注解。近年来,该县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同时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大建设力度,创新体制机制,破解瓶颈难题,使这项重大民生工程正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住房困难,助力精准脱贫。

  “这可是我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多亏了党的政策好,用发放的8500元危房改造补助金修缮了房屋后,住起来比以前好多了,不再漏水了。”思旸镇马坡村的陈顺弟说,现在终于有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家,心里觉得特别踏实满足。

  为了使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圆“安居梦”,该县把无房户、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诚信计生户等困难群众,纳入惠民政策的“关照”,让他们能住上房屋,改变了过去风里来雨里去的尴尬与心酸。一处房、一个家,不仅改变“望房兴叹”低收群众的生活状态,也提振着了他们的精神状态。

  “住在山上出行十分困难,又没有收入来源,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搬出了山里,住进了移民街的新房,娃娃读书都方便很多。”站在移民街自家的新楼房前,凯本镇平牙村的刘永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该县以“搬得下、稳得住、融得进、能发展”的生态移民工作思路,通过移民工程的实施,着力解决农户“人畜”混居、改厕、改圈问题,村民的生存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许多居住在边远深山的农户离开了生存环境恶劣的深山区,彻底摆脱苦根穷根,享受到新环境优越的生存资源条件,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

  十二五期间,该县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6410户,补助资金达11843.26万元;启动实施了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41个美丽乡村推进村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4825套(户)。

  一件件惠民实事,一份份民生清单,一组组数据令人欣喜,让人振奋,都体现着岑巩最厚重的主题和最温暖的底色。(吴寿静)

责任编辑:杨平【收藏】
上一篇:岑巩羊桥乡“抓面扶点”完成减贫2986人
下一篇:岑巩投入1240余万元改造8座危桥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