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去哪,一脚油门跑上高速就能抵达目的地,沿着沪昆高速玉凯段,东下不到1小时就到湖南,西上不到3小时到贵阳,往北边走40分钟就到铜仁地区,往南走3小时到广西。”45岁的货车司机田茂平说,3.8公里的高速公路,不仅仅缩短了货运途中的距离,更是他的致富路,小康路。
在高速上跑了近10年的货运,如今,田茂平的货运生意越做越大,家里不仅修起了小洋楼,还开上了30万元的私家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
这些仅仅只是大交通时代改变该县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岑巩县立足原有的水运、铁路、高速交通优势。本着以大交通带动大发展的理念,大力实施公路建设,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一横三纵两连线”大交通格局。开启了辐射湖南、云南、广西三省2小时经济圈,铿锵有力的拉动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岑巩便利的交通能减少运输成本,产品能更快速的投放到西南市场,仅仅是这一项,公司的利润就成倍增长。”贵州恒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剑军说,公司的生产线原本是在浙江义乌,因为看中了当地辐射西南地区的水、陆、空立体大交通,就将生产线搬迁到了岑巩经济开发区。
该县积极抢抓大交通时代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提出“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奋斗目标,立足区域优势,着力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等方面,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岑巩。
“产品出厂10分钟就能乘上高铁、高速、铁路,很大程度上节约了运输时间和路程。”贵州欧尚电器有限责任公司的总经理丁祖维说,企业的产品都是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湖南、广西等地,当时企业选择在岑巩经济开发区落户,不仅仅是看中了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也是看中了当地四通八达的交通。
如今,走进岑巩经济开发区,占地30多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厂房宽敞明亮,环境整洁优雅,仿佛走进一座“森林里的工业新城”。区域内功能布局呈现“一心一轴一带六区”带状板块结构,该县坚持工业园区基础建设与招商引资并重,以培育发展原材料加工暨装备制造产业园、电子轻纺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化工产业园、文化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六个产业集聚区,精心筑巢引凤。
“工业园区提供了完善的硬件设施,仅基础设施建设就为企业节省400多万元,当地的劳动力优势和质优的原材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贵州伟力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邱承佩说。
高铁竣工通车不仅圆了当地人民的“高铁梦”,也掀开了岑巩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崭新一页,为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注入了无限生机,开启了强力引擎。
“高速、高铁修到家,开发区里产业强,村民工厂里上班,村口就能赚大钱。”村民夏志邦凭着自己的厨艺,在园区门口开了家小吃店,每月就可创收3000余元。
为满足产业集聚区工人工作、生活需求,该县进一步加大路、电、气、水、通讯、医疗、学校、广播电视、商店、饭店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产城融合步伐,实现城区和产业集聚区无缝对接。大交通正“润物细无声”地改变岑巩县的贫困面貌,让昔日的“贫困山区县”变成了今天远近闻名的经济大县。
截止目前,该园区入驻企业80户,已建成投产65户,5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50家,2000万元以上规模工业企业40家。预计2015年能实现总产值80亿元,增加值14.7亿元,实现税收2.8亿元,从业人员数达11000余人。(吴寿静)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