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医疗水平的提高,在乡镇医院看病的病人比在县级医院还多。”黄平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吴刚说。
为进一步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能力和水平,黄平县制定并实施了“农村卫生综合服务提升突破工程”和“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突破工程”两个方案(简称两大突破工程),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全面履行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职能,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价廉、方便、安全、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我是昨晚来住院的,这里有家的感觉。不仅能在病床上看电视,而且每个病房都有一个卫生间,是一个蹲位、一个座位的设计,为部分行动不便的病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家住旧州镇的患者唐国琴对记者说。
黄平县旧州镇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43年,全院现有职工73人,住院床位编制115张,实际开放床位106张。卫生院近年来相继投资修建了门诊楼、住院综合大楼、医技楼、洁净供应室、机房等基础设施。记者在住院部看到,整个楼内装修设计按宾馆式的风格,有干净宽敞的楼道、配备液晶电视和卫生间的病房,以及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检测站。
据黄平县旧州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马廷华介绍,黄平县将旧州、重安、平溪、新州、一碗水5个乡镇卫生院列为试点,以点带面,推动“两大突破工程”实施。
“我们对乡里的每一个村民都建立了一份健康档案,村民无论到省内的任何医院看病,医院都能查阅到他的相关资料。”一碗水乡卫生院院长王登林说,目前,乡镇卫生院有医生护士共计10人,每天有6名医务人员专门负责走访乡里的村民,提供上门健康指导。针对部分高血压的病人,医生每年至少走访4 次,对其做检查。此外,很多病人都反映,入院一次,一般周期在3天至6天,医药费用还花不了100元钱。
据了解,黄平县自深化医改实施“两大突破工程”以来,共投入资金4530.3万元,其中房屋改造1732万元,设备设施投入2585.4万元,环境政治182.6万元,人员培训19.6万元。目前,全县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要求的辅助检查项目,部分乡镇卫生院更替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建立了规范的预防接种门诊、治疗室、产房、儿童体检室等。
“两大突破工程的实施,最终是为了老百姓能看得好病、看得起病。今年我们要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就医环境,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小病不出村的总体目标”吴刚说。(李方方)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