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干字当头——天柱县用“心”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20-01-07 16:39:11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天柱县紧紧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公共服务,推进培训就业,加强社会治理,丰富文化生活,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层党员户”的组织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树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不断破解工作难点、理清推进机制,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


厨师培训

  “用爱心”做实服务。一是全面实行以“街道领导包社区、街道干部定包楼栋、社区干部包住户”定点定人包保制度,并按照楼栋建立残疾人、精神病人、重症病人、留守老人等20余个管理台账。同时,开展“四必到,六必访”工作(居民有问题反映必到、居民有不满情绪必到、居民有突发性事件必到、零就业家庭必访等),对群众诉求做到“事事有回音”,不出家门,就能找到人、办成事,不断加强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提高搬迁群众的满意度。截止目前,帮助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10000余件次,切实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开展了“脱贫攻坚·志愿黔行”服务活动、“搬新家、过新年、感党恩”春节系列活动和第八届湘黔民歌大赛等活动。发放各类政策宣传单1万余份,悬挂感恩标语50余条(幅),免费为群众维修家电300余件次,免费义诊群众1000余人次,免费理发400余人次,免费书写春联1000余幅。


为村民写对联

  “以前在老家,办事打证明到村里盖章了还要着跑去镇里交,路又不好,来来回回差不多都要一天的时间。现在,搬迁到县城来以后,办事方便多了,每次有问题和困难,到微信群里跟楼栋长或者包保干部说一声他们就会给我们解答,解答不了的还会入户来帮我们办理……”来天柱县蓝田镇贡溪村的补金音笑着说到。


好戏连台

  “用细心”抓好就业。一是建立搬迁劳动力就业创业台账,实时掌握动态。建立联山街道微信公众号和各楼栋微信群、QQ群和大型户外显示屏,定期发布培训、就业等各类信息5000余条,推荐就业岗位11300余次。二是引进9家培训机构和1家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进驻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按照搬迁群众培训意愿、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开展“菜单式”点单培训服务,今年已先后举办了电工、家政、挖机、面点、厨师、服装等各类培训70期1984人。三是引进港股上市企业“华鼎集团”、浙江联合润农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上海秒优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辖区内,打造“扶贫产业园”,截止目前,周边工厂已达32家,投产18家,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四是针对年龄大、不愿进厂、留恋乡土的搬迁群众,组建了建筑劳务队、农耕劳务队、家政服务队共计500余人,先后组织到附近的油茶基地、凤园产业园、辣椒基地、建筑工地、农业合作社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务工3000余人次,增收100余万元。五是开发保洁、保安、就业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解决297名搬迁群众就业,组织本地民营企业、杭州、乌当等企业招聘会5期,动员搬迁群众劳务输出400余名。


招聘会

  “以前我在老家的时候,每年除了种那点点地,就是喂一两头猪,根本没有什么其他收入。现在政策真的好,不光住上了砖房,政府还推荐我到物业公司上班……”来自天柱县高酿镇口洞村的刘菊桂,刚搬迁来的时候到处打零工,但因为没有技术,工资都不高。后来推荐她参加家政服务培训后,目前在安置点的物业公司做保洁员,月工资1800元。


家政服务班结业

  “用信心”筑牢基础。一是强化党的建设。成立联山街道办事处,新建社区社区党总支各2个,网格党支部6个,非公党支部1个,选派2名干部到社区担任党总支书记,选优配强了社区“两委”班子、网格楼栋长和物业保安管理人员,组建了妇联、团委、工会等各类群团组织,基层党建体系完善。二是狠抓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与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全面履行从严管党治党主体责任,通过责任分解和督查考核,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压实基层党组织廉政责任。落实廉政谈话日制度,全年共开展集体廉政谈话40人次,个别谈话10人次,使“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加强对重点工作的日常督导督办,实现人、事和进度督查三合一,全年开展专项督查6次,下发通报2起,谈话提醒4人,纪律处分党员2人。2019年,联山街道先后被省、州、县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龙乾)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天柱县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923.99万元
下一篇:天柱交警热心帮扶,获群众好评!(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