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米种来自解放前,从来没有更换过 这个地方产小米,知道的人绝对很少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08-29 12:54:4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实习记者 包成伟)  时下接近收割季节,大部分区域金黄一片,大米待收,黄平县谷陇镇鱼良村也是这样的情况,所不同的是当地面临收割的不仅是大米,还有200多亩的糯小米。

  8月28日,记者来到鱼良村,田间地头的小米杆被米穗压弯了腰,穗粒十分饱满。看到这种情景,连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介绍时也都激动握起了拳头,表示“胜利”之意。

  鱼良村顾名思义,是当地的小鱼米之乡,不过,这里出名的可不是大米,而是糯小米。据了解,小米是这里的传统作物,在解放前就有种植,多年来,无论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这里的村民都坚持种小米。

  而每年收成的小米,多数拿出来食用,少数存放好,留着米种,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我们鱼良村的糯小米的米种,来自解放前,从来没有掺杂过其他的小米种子,也从未进行过改良,还保持它的原始味道。”当地村民说。

  据悉,鱼良村糯小米比较糯,米粒爆满,口感好,所以很受欢迎。更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它在江浙、广东一代的名气,比在黔东南、在贵州还大,为何会这样呢?

  这功劳,得记录在鱼良村外出打工人员的身上。原来,当地村民外出到江浙、广东一代打工,顺便带去了家乡的小米。

  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所带的小米被打工所在地的居民们品尝到,良好的口感征服了这些居民,鱼良糯小米,就逐渐名声在外了。

  但是,糯小米也有弱点,那就是产量比较低,按照传统的方式种植,亩产只有两、三百斤。产量提不上去,农户没有更多的余粮出售,经济效益无法提升。

  庆幸的是,近年来,鱼良村糯小米“家里开花家外香”的现象引起了谷陇镇党委政府的重视,该镇决定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糯小米种植走产业化发展之路。

  为解决产量低的问题,谷陇镇与黔东南州农委取得了联系。州农委对此也极为重视,立即安排技术骨干进驻鱼良村,开展技术攻关。

  “我们主要采取起垄和地膜覆盖的办法进行技术攻关。”州农委到谷陇镇任挂职副镇长的陈杰说,今年春季,州农委的技术骨干在鱼良村建了200亩糯小米试验地。

  目前进入收割季节,最新数据显示,采用新办法种植糯小米亩产量达到了700多斤(按照每斤5元的市场均价,每亩产值3000多元),而糯小米的品质没有丝毫的改变。

  黄平县谷陇镇脱贫指挥部综合协调办负责人龙治江说,今年的糯小米试种非常成功,预计明年,将在全镇推广种植,预计种植面积会提升到5000亩。“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谷陇打造成贵州知名的糯小米之乡。”龙治江说。

责任编辑:杨秀先【收藏】
上一篇:黄平59户农户因拥有小轿车或大货车被取消危改资格
下一篇:黄平又一部中国名镇《志》通过省级终审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