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冬闲人不闲,忙着去赚钱。如今,贵州省雷山县广大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彻底改变过去冬闲时节“猫冬”的习惯,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挥自身优势,各显神通,纷纷投入到农副产品加工、设施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多种经营中,该县的“冬闲经济”红红火火。
丹江镇水电村村民莫应才抓住春节前猪肉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的商机,引进了10余头小肥猪,通过精心管理,发展喜人。目前,该镇从事畜禽养殖的达1000多户,存栏达10万多只,经过“春节”前三四个月的精心喂养,短期育肥,春节前即可出栏,可实现纯利润300余万元,成为当地农民冬闲增收的 “摇钱树”。
丹江镇水电村农妇金兴珍则盯着自己一亩三分“闲田”不放手,搞起了特色蔬菜种植业,准备在年前赚一把。该县方祥乡、大塘镇、达地水族乡的一些农民秋收结束后,纷纷走进雷山县城,有的搞起水果生意、有的到建筑工地打工,每天也能挣到100元左右,一冬下来也能收入5000多元。
冬闲季节使越来越多的人发挥自己的专长,有的贩果贩菜卖,有的为果树剪枝,还有的到企业打短工,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有3万多农民在冬闲时打拼,靠冬闲经济,人均月纯收入都在两千元以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侯天智)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