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个驻村女党员的公开日记——记黎平驻村干部康中菊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7-18 10:28:56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期间,黎平县敖市镇三多村来了一位驻村女党员干部,这是从县委组织里选派来的康中菊。

  三多距敖市镇政府所在地仅三公里,黎平至锦屏公路穿寨而过。三多距黎平县城也仅29公里,个多小时就可以回到县城。县里派来的驻村干部,完全可以选择回县城或在镇政府落脚。

  康中菊住进三多,却打好背包带好行李,一看就是要常住三多的架势。

  安顿好住所,她就揣着《黎平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手册》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笔记本》,匆匆的去与村干们见面。

  驻村的第二天,她从敖市买了两只猪脚,接着就开了村、组干部会议。然而组长们对她不太信任,以为开会是走走过场。所以,并没有把她今后的打算放在心上,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对她带来的猪脚津津有味。

  康中菊却信心十足,并且真正的在三多扎下了根,她很快与三多的干部群众打成了一片,爱美的康中菊还把三多的环境卫生打点得有条不紊,让三多改变为像模像样的文明村寨。

  从她的日记中可以看到:

  5月13日和镇人大主席一起到村里,先看了镇里承包的试验田,我们看见公路排水沟里有很多石头杂物,排水不畅,我就问他们这个排水沟是哪个部门管理的,能不能与他们对接一下,排水通畅了,一来方便农田灌溉,二来有一个干净的环境。他们说可能是公路段负责的。于是我马上打电话咨询,打听到这条公路确实是公路段负责的。我提议马上到县城去与公路段的人对接,顺便再去环保局对接一下农村环境整治与垃圾处理方面的项目。我和人大主席马上起身赶往县城。

  与县环保局和公路段对接过后,我们立马回村,河道垃圾治理的一些扫尾工作我得落实。路上接到东风林场的电话,说是送我们的花苗今天晚上就到,要我们做好下苗的准备;新农办也打来电话,说上个星期我去对接的关于村寨规划的事情,明天他们来实地调研。县中医院也来电话说,根据前次我们对接的情况和他们单位的工作安排,决定明天下午到我们村开展义诊。再加上公路段的明天也要到现场,明天好多喜事接踵而至。

  到村后,先去看河道,没有人清理河道残留垃圾,排污沟建设的投工投劳也没有落实,再加上明天的几项事情,得和村干好好计划。

  晚七点,晚饭还没吃,东风林场打来电话,他们送的花卉苗很快就到了,因为涉及到苗的种类很多,栽的位置也不同,我必须赶到村里安排一下。镇里的副书记主动要求陪我一起去,我们连饭都来不及吃就赶了去。

  把花卉苗的事安排妥当后,已经快晚上8点,村务监督员喊去他家吃饭,支书也在,我们聊起村里排污沟治理的事。这事是村子里工程量非常大的事。需要的水泥粗略估计就要六十多吨,还有沙子,材料数量需求多,涉及的老百姓也多。物资这些我心里有数,根据之前去各单位协调的一些材料和经费,再加上我找几个朋友送的水泥,应该是够的,只是人工费用方面比较老火。昨天请一个施工单位的估算了一下,做三面不见泥的排污沟,宽30厘米,高50厘米,长 2700米,每米造价50元,总共需要人工费13.5万元。按三多寨100户人口来算,每户需要集资一千三百多元,这个数目绝大多数群众都难以承受,我们只能想其它办法。

  支书却说:如果每户能够集资三五百元,凑得几万,剩下的请我再次出面去各单位要点补助。目前,我不接受。我认为三多的的前途和命运是不可以单靠伸手要钱来解决的。

  我觉得,一个支书在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问题上,只想到向政府伸手要,没想到去凝聚人心、靠勤劳和智慧致富,是不可能能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支书都是这样,难怪群众中也有等、靠、要的思想了。我丢下饭碗就走了出去,但我听见他们在后面喊我。

  我走到河的对面坐了下来,我想,我该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尽快地转换村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观念呢?

  不一会,镇党委副书记找到我,他以为我是对群众迟迟不肯集资的事生气。村务监督员也赶来了,他说:“群众的思想一时难以统一,这是难免的,但是你放心,我们一定能把这个事办成的。村里的群众都说一个女干部一来就为我们把河道几十年的垃圾清理了,又找来砖呀水泥的建起了绿化带,这个是全镇的第一个,还到处协调资金项目一心一意为我们办实事,有些我们没想到的,你都想到了,群众对你都是十分的信赖的。他们都说了,你虽然只是驻村一年,但是我们群众还想你多驻几年,到时候,我们联名去县里面敲锣打鼓也要请你回来,除非县里提拔你去当大官。”我说:“我不是生群众的气,我是觉得我们村干中还有一些人思想不统一,思想觉悟还不够高,我是为这个感到难过。”

  村长家就在河对面,不一会儿就听见他家里传出讨论的声音。隐约还能听见有人说:“我们这是得了一个好的驻村干部啦,没有哪个干部比她更好啦,失去了就永远没有了……”其实我做这些事,并不是要得到回报,更不是为了能得到提拔,我确确实实把这里当成我的家了。为家乡做事,当然是尽心尽力,竭尽所能了。

  支书听说我在河对面,跑过来跟我道歉。我借此跟他做起了思想工作:“你的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我们党员干部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为支部书记,就是我们的家长,如果家长都靠乞讨过日子,还能指望子女有什么出息呢?我们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不能只靠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我们村干部,就是要集中群众的力量,靠我们智慧的大脑和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小康村,才能带领群众过上好日子啊!”(黄沙)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黎平、三江“亲情边界” 谱写和谐序曲促团结
下一篇:黎平政法委驻村干部成功化解遗留30年林地纠纷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