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霞是锦屏县偶里乡下辖的行政村,位于锦屏县中心腹地。寨棉、寨欧、寨坐、寨早、寨先、寨麻、寨柳、寨伴、寨新、寨夏、寨醒等十二寨紧密相连,是现今偶里乡的中心部分,分为寨欧、寨先、寨霞、皆阳四个行政村,俗称“内四村”。有1400多户,6000多人。其中寨麻、寨霞、寨柳、寨伴、寨新属今寨霞村。
寨霞村位于偶里大坝上部,东临赛村和格溪村,抵大同乡稳江及八河村,南接皆久村,西连寨先村,北与寨欧连成一片。寨霞苗语称“xis xal” (译音“细霞”)。1 953年设蔡中乡,乡政府驻寨霞。1956年蔡中乡与番鳌乡合并为偶里乡。
寨霞村现辖寨麻、寨霞、新寨、皆培牛4个自然寨,有1 1个村民组,400余户,1800余人。全村土地总面积18752. 8亩。其中有林地8653 .5亩,农田810亩,旱地100亩。村里农田多分布于坝间,旱涝保收,粮食产量稳定。村里的油茶林面积亦较宽广,茶油收入过去是村民收入的一大宗。1980年代后,村集体先后建有林场8个,面积近万亩,现存6000多亩。村里对林场的管理,根据距村寨远近,按三七或二八比例分成,即管理方占三或二,土地方占七或八。1 980年代后,油茶树材分产到户。“禁伐”后,村民大力复垦油茶林,油茶林面积明显增加,产量亦相应增多。茶油生产现为寨霞村的重点收入项目之一。劳务输出也是多数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偶里还有很多歌场,如位于寨霞村板懒坳的歌场,千家苗寨最热闹的尝新节,方圆百里的苗族同胞都要汇集到这里赶歌场,在歌场内唱歌跳舞,歌声此起彼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歌场形成歌的世界,歌的海洋。
寨霞村内有后龙山风景林,后龙山传说为牛形,为培植风水,古人在牛头处(今中学背后)一棵巨枫旁栽了一棵野葡萄藤,说为牵牛用,现在这棵野葡萄藤根部直径有一尺,依附巨枫向上攀爬,有十几丈高。葡萄成熟季节,全寨的小朋友争相攀爬上去吃葡萄。
寨霞村还有土地坳风景林、字始依古杉、奈溜依(母大石,文革后期已毁)、几座凉亭等风景名胜。清乾隆时还建有文昌学馆,为祭祀文昌帝君而建,楼两层,下层为砖木结构,墙上石灰彩画,门窗雕刻花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上层系木质结构,顶竖琉璃宝顶,阁内板式木梯登楼,格楼上四面开设花窗万字格,馆厅内设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神位,两边书一联:“文阁巍巍垂千古,圣德赫赫永万年”。大门墙上书一大“福”字,左右有联云:“普天悉荷栽培力,万姓咸沾雨露恩”。楼阁依山傍水,环境十分优美。同治四年(1866)为张秀眉部队焚毁。
寨霞村前田坝间有清嘉庆24年(1819)建的“合秀桥”,是偶里一大胜迹。桥上建亭,四角翘檐,顶饰宝塔,直指苍穹。亭内两排长廊,供人憩息。因年湮代远,几近腐烂,2005年由省民委解决部分资金,偶里人捐集资金和木料,请黎平县鼓楼建筑队重修,合秀桥秀美身姿得以再现。登斯桥上,品拂来习习清风,听脚下湍湍溪水,赏满坝秀丽景色,诗情画意不觉由然而生。民国初年,黎平名士曾昭灿在此处作有《咏偶里》诗,引起多人随和:
洞在桃园未许寻,何期偶里即其形。
别开天地淳风溥,钟毓人民古道存。
架有诗书休惧火,斋多儒士不忧坑。
避秦重遇真仙境,愿与陶郎共记津。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苗族人民过去多崇习武,并以彪悍、勇敢、善战著称。在清代,偶里考取武举、武秀才的有二十余名,他们留下许多珍贵的比武文物。
石礅——清代偶里寨霞武举龙汝骧,是一代人杰,以力大无比而闻名于湘黔边隅间,他留下来的练武石礅有五个,一级礅重150公斤,二级礅重120公斤,三级礅重45公斤,直径25公分,厚12公分,中间小孔直径8公分。
寨霞盛传李天保的英雄故事。明朝永乐年间,寨麻李天保组织苗侗族人民揭竿起义,留下可歌可泣的篇章。
寨霞有浓郁的苗族风情,改革开放前,老年男子穿大襟衣,衣无领,右衽大,襟短,袖管大且长至手拐下寸许。裤档大,管大,长至膝盖下两寸,腰系布带,用自制深清、褐色家织布缝制。妇女穿大襟衣,长遮臀,无领,裤摺迭型裙子,至小腿肚中许,缠出图案裹腿。幼小时戴“十八罗汉”银帽;成年姑娘则戴银项圈、银手圈、银耳环、银纽扣。梳妆扎红绳长辫,盘绕于头上,远望如一束盛开的映山红。裙子工艺精美,裙脚绣花草图案,行走时如一朵鲜花摆动,蹲下时如孔雀开屏。银品白光和头上红光相映,光彩夺目。出嫁、生育后拆辫绾扎“苗鬏”,以区分女郎和少妇的标志。鬏型如纺锤,纵绾脑后,挖耳型银簪插中,高高耸立,再搭布帕,穿绣花鞋或翘鼻厚底绣帮钩鞋,美观大方。
寨霞苗族青年恋爱以对歌的方式进行。婚姻:男女双方恋爱确定后,男方请人作媒到女方家求亲,经过吃油茶,吃篮子酒、准酒、八字酒四关后,才可确定吃喜酒。结婚那天新娘当天来当天转回娘家,仍可和姐妹们去“玩山”,直到农忙或节日,新郎家找借口派人去请,新娘才回到郎家,坐一两天又返回娘家,如此新三年旧三年,直到生枝发叶才落定夫家。
信仰与禁忌:千家寨流传,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是神灵的日子。因此每逢这两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油茶祭神。小孩出生后,请先生排八字,根据五行寄拜古树、大钟、万年碑、凉水井、岩妈、油榨、船只、案桌等,为小孩拜保爷保娘,架保命桥,带银手镯。三月三忌放黄牛出圈,四月四忌放水牛出圈,立夏这一天忌牛犁田。逢土王日,不犁田,不挖地,不动土;逢戊日,不挑水,不拿针,不进菜园,土王日和戊日有人鸣锣沿街通知。相传,如果大家忌得好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果有人违反了,当年就干旱无雨,田地荒芜,闹成饥荒,天怒人怨。因此大家都互相监督,共同遵守。
村人习俗好酒喜歌,每有喜庆必聚亲友饮宴,以饮酒为乐,以歌助兴。
如今,随着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寨霞的村民按规划陆续地建起了砖房子,座落有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寨霞村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璀璨的名胜古迹,有农家自酿的色泽香醇的‘土茅台’酒,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一个美丽的苗族村寨。(龙开河)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