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12-11 08:58:24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三、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11)完善市场规则和价格机制。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改革市场监管体系,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推进大用户直供电,完善城乡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制度。实行工商用水同价。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建设诚信贵州。

  (12)深化矿产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坚持资源的国有属性,市场配置资源,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加快矿业权一级市场建设,规范矿业权二级市场交易,探索矿业权资本市场运作,所有矿业权必须进场上网交易,规范、减少协议出让矿业权。实行矿产资源分级分类管理,全面推行优势矿种矿业权招拍挂出让制度,引导优势矿产资源向资源深加工优强企业集聚。探索探矿权和采矿权分离机制,制定矿产资源储备和矿产勘查开发准入、退出制度。创新地质找矿机制,加大整装勘查力度,推进国有地勘单位体制改革。

  (1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收入归农户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合理提高个人收益。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建立健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标准体系,鼓励将闲置、废弃的宅基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形成的增减挂钩指标可进入市(州)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开交易。

  (14)完善招投标和项目监管制度。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招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凡是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在法定限额以上的工程项目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探矿权和采矿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一律进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省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二○一四年挂牌运行,整合招标信息发布、电子交易、在线监管等平台资源,建立健全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健全招投标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机制。健全重大建设项目稽查制度,建立社会公众参与工程项目监督的机制。

  (15)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入实施“引金入黔”工程,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来贵州设立总部、分支机构以及后台服务机构。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向县以下区域延伸网点。推动实施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工程,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批量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型企业设立财务公司。支持民间资本积极探索设立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设立和增资扩股,以及社区银行、科技银行、网络金融等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增资扩股。成立贵州股权交易中心。加快组建地方法人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政策性担保体系,组建省信用再担保机构。推进信用评级、第三方支付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逐步健全管人管事管资产相统一的地方金融工作体制。争取中央金融体制改革创新政策在贵州先行先试。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和适应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推动开发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各类股权、债权融资。发展普惠金融,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和“三农”专项金融债。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范围和覆盖区域,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开展地方特色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支持贵阳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西部科技金融创新城市。

  (16)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主导、开放带动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引导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群。优化配置科技资源,重点打造一批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以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为载体,推进贵州与中关村的全方位科技、人才、经济合作。完善基层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支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鼓励科研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推进应用型技术研发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改革。

  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健全公共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机制。加快推进贵州科学城、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创新商业模式,支持企事业单位设立股权激励专项资金,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春运期间优先办理学生票
下一篇:铜仁旅游客运站正式营运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