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救济村”到“小康村”的精彩蜕变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4-22 17:38:40  来源:  

  4月22日,在海拔1385米的雷公山腹地脚尧村。

  柏油路修到家门口,村寨道干净整洁,吊脚楼古香古色,茶果园彩带连绵,如今的脚尧风景如画。

  “雾当被盖地当床,秋风扫地月光灯,生活年年靠救济,有女不嫁脚尧郎。”这首农民自编的民谣,可是当年雷山县西江镇脚尧村的真实写照,由于环境恶劣,县政府曾动议搬迁。

  是举寨搬迁,还是在绝地中寻找出路?原村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吴秀忠率领脚尧村人与天斗、与地斗,硬是“斗”出一条符合自身科学发展的新路来,由“救济村”到“小康村”的精彩蝶变。2012年,脚尧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6年的1260元提高到2012年的1.2万元,年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就达16户,占全村农户近40%。1996年被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小康村”、“文明红旗村”,率先成为雷公山以户为单位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第一村。

  蜕变之一: “种粮”改为“种茶”,耕地亩产1.2万元

  有耕田不种粮食,而用来种上梨子树套种茶叶?

  33岁的村民吴杰道出了原由,种粮好年成亩产量也只有150公斤,解决不了吃饭问题,1987年,吴秀忠用田试种梨和茶成功后,大伙纷纷种上梨树,后来又套种茶叶,现在亩产茶叶7000元,加上5000元的梨子收入,一亩就有收入1.2万元。家里15亩“茶+梨”的田,每年给他家创收18万元。

  如今,脚尧140亩的耕田全部种上茶叶、梨子、折耳根等经济作物,茶叶基地达到1700亩,梨园300亩,折耳根、魔芋、杨梅等基地500亩,12户农户发展黑毛猪、野山鸡等特色养殖业。

  蜕变之二:“茅草屋”换上“大瓦房”,吊脚楼群成风景

  “雨来聚成塘,冬到睡不着”,20多年前的茅草屋,已成为村民吴秀文永恒的记忆,如今他家盖上了大瓦房,冰箱、彩电、电脑等应有尽有,家门口还有一辆小型汽车,专运当地农产品出山。

  钱袋子解决后,脚尧村着力改善居住条件,当年的茅草屋,已找不到它的踪迹,层峦叠嶂的古香古色的吊脚楼点缀青山绿水间,成了一道风景线,家家户户还建起沼气池,用气烹菜煮饭节省柴火不说,沼液给茶和果树当“宝”料,成就了无公害茶(果),走上“猪+沼+茶(果、鱼)”良性循环经济之路。

责任编辑:陶明霞【收藏】
上一篇:首届挑战雷公山山地自行车赛将于4月30日举行
下一篇: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开学校园安全工作检查组到雷山检查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