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村民最满意的消防工程——黎平地青侗寨消防工作经验与做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9-24 08:58:21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39年来,我们寨子再也没有发生过火灾,村民们对现在的消防安全真的太满意了……”,村民杨大牛对记者说。

  地青侗寨是黎平县第二大侗寨,地处德顺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4公里,全寨共有农户625户2484人,木质结构房屋582栋6128间,居住十分密集、拥挤,在1964年、1974年先后发生烧毁房屋100栋以上大火灾,给地青侗寨人民群众带来了惨痛损失。在随后39年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想尽办法,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该寨子消防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

  该县、乡党委政府加强组织,认真谋划,加大投入,全面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黔东南州政府将其列为2009年全省20个重点保护民族文化旅游村寨进行消防试点建设,在乡党委政府的动员下,经过公安、消防部门的亲临指导,调动全寨村组干部、党员、寨老和全体群众参与,共同实施地青消防试点建设。

  试点建设实施以来,全寨共整改隐患电线625户6128间,新安装4平方米线33016米、2.5平方米线21875米、1.5平方米线81250米,新安装阻燃槽板136141米、阻燃软管23791米、灯头7500个、插座7500个、开关7500个、扎刀1250个、空开625个;全寨共整改隐患灶新修480户,其中改人灶388户、改猪灶92户;实施人饮消防工程项目修建高位水池1个,容量250立方米,铺设消防管网2300米,安装消火栓47个、配消防泵5台、水带40根,维修防火塘20口、防火池5口,维修穿寨水溪1条4000米、修建栏水坝21座,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规范详实的村民防火公约

  村民防火公约是农村防范火灾的法宝。该县、乡两级结合实际,专门组织制定《地青侗寨村民防火公约》。该公约内容全面,主体广泛,它含盖本洞寨的涉火、涉电、涉易燃易暴、涉消防设施、涉村寨消防安全各项管理责任人不履行管理职责行为的处罚规定,规定实,操作性强,面向本寨各家各户,与群众生命财产利益攸关;它突破了以往村寨防火公约的规定,尤其是彻底改变了以往只对群众不对官(即管理者)的处罚规定。

  为使本寨《村民防火公约》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遵守,该村寨还重点利用村务公告栏、黑板报、墙报张榜公布,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滚动宣传,并印发宣传资料到各家各户,极大地推动了本寨《村民防火公约》的认真学习和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措施的贯彻落实,遵照执行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实施“邻户联防”

  地青侗寨尝试将全寨625户农户,按区域划分为34个小区,每个小区邻户最多28户、最少9户,重点选择责任心、公益心和消防意识较强的农户,明确其为中心户长,负责安排和监督本小区各户轮流值日开展防火巡查,督促值日户每天上坡前和睡觉前(即上午9:00—10:00、晚上10:00—11:00)各开展一次防火巡查,并做好有关记录,从而督促和调动全寨农户将防火具体责任落实到每户村民的行动上,极大地促使农村消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同时,村两委还利用值日户到各家各户开展防火巡查之机,将消防工作或其他工作的紧急事项和通知精神及时通知到各户,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群众集中难、开会难的实际问题,并提醒各户注意防盗,关好门窗,使“邻户联防”每日防火巡查成为农村运载各项工作信息到各家各户的主渠道和“航空母舰”,在做好消防工作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各项农村工作的有效开展。

  组建四支八队男女义务消防队

  地青侗寨从实际需要出发,按每100户左右组建一支22人的义务消防队,其中明确领队1名、教练1名,男女队员各10名,将地青整个寨子592户划分为4个区域,以区域为单位组建一支义务消防队,首次突破以往按村只建一支一队一预案的传统禁锢,率先在一个大寨内组建了4支8队义务消防队。

  他们不仅担负着防火检查巡查、灭火等任务,而且还在日常消防宣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青侗寨一支女子义务消防队,她们利用能歌善舞的优势,编制侗歌侗戏开展消防文艺演出,寓教于乐,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说,地青侗寨的女子义务消防队既是一支义务消防灭火队,又是一支义务消防文艺宣传队,在她们载歌载舞中,不仅极好地宣传了事关全体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在那自编自唱、独特优美的歌声里,还表达了地青侗寨人民感谢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厚爱,也充分诠释了地青侗寨人民勤劳纯朴、热情好客的优良民风。(张正特 吴青玲)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项目完工了,老外又来了
下一篇:黎平县积极拓宽大学生村官就业渠道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