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消息 “矿泉水上漂”翁密河,“南国天山”红阳万亩草场,“绿色能源基地”红阳风力发电场……犹如朵朵鲜花点缀苗疆腹地,同时也代表着台江县经济发展转型的生花妙笔。
近年来,台江县针对经济发展处于全州靠后位置的被动局面,集中全县力量大干实干奋力赶超的同时,坚持科学发展,以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县为目标,借助项目建设推手加快发展转型。据了解,该县通过实施新型能源、木材加工、保障性住房、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促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2011年旅游综合总收入达1.97亿元,比“十五”末增长36%,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由先前不足1%跃升为4.6%,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园区建设,发展新型工业。该县第十一届党代会上,明确“森工产业、食品医药、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等作为工业强县战略的主导产业来抓”;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磁场”效应,目前多方融资2亿余元完善了园区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建设。2009年该县成功引进全成木屋公司投资2000万余元落户园区,年设计生产能力1000套,目前产值达2000余万元,创造税收200余万元,解决当地100多人劳动力就业;同年引进贵州风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约10亿元建设红阳风电场项目,目前完成装机26台,装机发电49.6兆瓦,年上网发电量为91690兆瓦每小时,构成红阳草场上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点。
围绕民生改善,完善城乡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该县以“苗疆文化生态旅游城”为建设定位,以“生态宜居”城镇为建设目标,先后投入10多亿元实施了保障性住房、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行政广场、“穿衣戴帽”、秀眉广场改造扩宽等工程建设。扎实开展整脏治乱工作和文明县城创建活动,进一步改善了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环境。目前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1698套,竣工和分配入住668套,在建1170套,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难问题;生活垃圾填埋场完成投资2160万元,完成工程量90%;污水处理厂建成和投于生产,秀眉广场扩建等基本完成。
借助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景点。该县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2007年引进凯里嘉兴公司投资1000万元开发了翁密河漂流,开漂期间共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创收10.8万元,实现了开门红。同时通过捆绑有关项目资金,开通台江至方召至反排、台江至南宫至翁密河漂流和台江至万亩草场旅游公路,先后开发打造了红阳万亩草场、交宫苗寨、红阳苗寨等旅游景区景点。南宫森林公园成功申报为省级森林公园。施洞民族文化古镇打造步伐加快,《施洞民族文化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已和北京巅峰达沃斯设计院洽谈协商并达成初步协议,世行贷款项目目前已启动1500万土建设计、招标和10户民居修缮,为城镇经济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瞄准市场,打造蔬菜供应基地。65号高速公路和320国道穿台江境内而过,有“凯里半小时经济圈”之称。该县瞄准凯里及省内外广阔消费市场,今年3月份引进上海巴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建设魔芋种植示范基地,基地覆盖全县8个乡镇,目前完成花魔芋种植200亩。同时以打造“供凯蔬菜基地”为目标,引进台江县润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300多万元分别在台拱镇大德村建设辣椒产业带育苗基地和在南省、南冬村建设蔬菜种植基地,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加强管理。目前辣椒产业带育苗基地完成移苗种植980亩,蔬菜基地完成种植360亩并开始上市。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