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有媒体报道,一位湛江市民许先生在江门购买了一辆新车,在提车时却发现车身油漆脱落和车厢出现锈斑。许先生怀疑自己买到的是一辆“试驾车”,几度和经销商交涉要求换车或退款,却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
打算买车的市民,都希望4S店交到自己的手上是一辆新车。那么,应如何避免买到“试驾车”呢?某汽车养护中心汽修专家李先生告诉记者,一般可以通过商品车的生产日期、车身油漆以及轮胎的磨痕来鉴别。
据介绍,汽车的生产日期可以在发动机舱内的生产铭牌上看到,一般购买近1~2个月内生产的车辆应该没有问题。车身可以从有没有刮花、门把手。此外,出厂车辆大都是通过货车运输到达4S店仓库,因此轮胎一般很少出现刮痕,而曾用于试驾的车辆轮胎都会有比较明显的磨损。“如果还是不放心,可以要求进一步的检查,如刹车盘是否有磨损、发动机舱是否整洁无尘等。”
记者了解到,通常情况下,试驾车都是经销商内部自己消化,也有经销商会通过举办“试驾车特卖会”,将试驾车集中起来以超低的价格公开销售出去。由于价格优惠幅度非常大,往往也会吸引到市民前来购买。李先生认为,一些经过“深度试驾”的试驾车,往往要经过较长距离或较高难度的驾驶,如百米加速、急弯漂移等,在恶劣路况的折磨下,发动机、轮胎、外壳等都会有比较严重的磨损,影响车辆性能,一般不建议消费者购买此类试驾车。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