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一年可产四次 小葱苗成了“脱贫苗”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8-11-19 12:50:12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近日,笔者一行走进羊坪镇农塘村,只见宽阔的田坝里一群人在梳理手中的黑葱,不时地还传来阵阵欢笑声,一片和谐欢乐的劳动场景。

  “这种黑葱没有季节性,3个月一熟,一年可产四次,产量很稳定,亩产5000斤,目前我们的葱主要销往附近岑巩、三穗几个县城。虽然市场价格会随季节产量有波动,但需求口是非常大的,效益很可观,扩大规模后准备销往湖南等邻省。”农塘村鹏森生态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胜平说着。

  杨胜平是2016年开始返乡创业,养了2000多头猪,收益颇丰,该镇党委政府为鼓励返乡创业带动脱贫,对参与扶贫的合作社有水、电、路的基础设施扶持,这也是他最大的创业动力。随后又投资50万元探索小葱种植,用养猪粪便作为肥料生态循环利用,“这100多亩地,现在用来种小葱,年产值有400万元,12户贫困户在我这务临工,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

  65岁的涂成祝这天也在基地里同大家一起干活。“我的儿子是个残疾,需要照顾,现在就我们俩娘崽一起生活,除了有政府的补贴,干得多有时候还会有百来块,我也想自己务工多赚点钱,让生活过得开心点。”尽管脸上布满了皱纹,却还是能感受她开朗积极的心态。

  对于未来的打算,杨胜平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他唯一的目的就是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一起过上美好的生活。

  据了解,镇远县羊坪镇是交通枢纽型工业小城镇,为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贫困户人口,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镇党委政府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农业种养殖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3年内先后成立了20余家种养殖合作社,形成了“党支部+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产值预计超过2000万元,带动500余户贫困户入股、就业等方式增收,农业产业覆盖该镇约85%的贫困户。(杨杰 肖金枂)

责任编辑:龙庆洋【收藏】
上一篇:醉酒驾驶太猖狂 蔑视法律将被拘
下一篇:镇远县头道河村寨自用渡口建成开航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