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5月1日,笔者从雷山民族中学教务处获悉,2016年体育艺术类高考,该校考生术科成绩二本以上上线101人(不含省外独立艺术、体育院校单独考试术科上线学生),其中音乐类考生33人、美术类考生38人、体育类30人,创雷山县艺术类高考历史新高。
近年来,雷山民族中学立足民族文化多彩、“非遗”文化富集的县情,结合普通高中性质与民族中学特点,着眼升学与就业,高举“传承民间体艺,弘扬民族文化”办学旗帜,实施特色教育。积极将民族文化引进校园引入课堂,开设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将雷山县13项国家级“非遗”名录编辑成校本教材,对全校学生进行“非遗”理论传承;开办苗族芦笙、银饰、刺绣制作技艺传习室,组建苗族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锦鸡舞、苗族飞歌等学生表演队,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对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进行“非遗”技艺传承。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充实了课堂内容,激发了教学活力,增添了办学魅力。学校开设体艺特色班,将文化成绩相对较差但有体育艺术特长的学生集中起来,安排专业教师进行集训。在学校精心引导下,部分文化学差生找到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奋斗目标,纷纷将体艺兴趣发展为志趣,立志报考体艺院校,努力成为体艺人才。民族文化进校,“非遗”校园传承,另辟跷径,弯道取直,拓宽了文化学差生、体艺特长生迈入大学殿堂的渠道,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多途径健康成长成才,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雷山民族中学已将这上线的101名体艺考生单独组班,狠抓文化知识训练,为提高6月高考文化成绩而积极备考。(余国德)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