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丈夫因车祸半身瘫痪 妻子不离不弃13年(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9-17 10:02:49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记者 李浩)在丈夫因车祸半身瘫痪时,她一直默默的守护在丈夫身边,已有13年,在丈夫病情岌岌可危时,她四处寻医,把所有积蓄都花光,在丈夫情绪低落时,她不断鼓励丈夫,让丈夫重新燃起了生活的斗志,在丈夫的创业路上,她不断给丈夫出点子、找方法,让丈夫的创业路走得更加顺畅,她就是杨小银,一个女人撑起了一个家庭,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一场车祸致瘫痪 欠下巨款

  杨振友是天柱县邦洞镇观周村人,个子高大的他出生于1973年,2000年的时候,为谋生计,杨振友买了个面包车跑客运,2002年农历5月9日凌晨3时许,他和妻子杨小银驾车回家,中途车辆翻下山坡,这场车祸,让杨振友的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那时的杨小银才20多岁,年轻貌美,在自己丈夫出事后,很多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做的她的思想工作,让她离开杨振友,但杨小银一直以来的回答都是:“谢谢,我知道自己该怎样选择!”



杨振友和杨小银
 

  与此同时,伤重的丈夫多病缠身,看着杨振友难受的样子,当时的主治医生甚至劝过杨小银放弃治疗,但她一直坚持治疗,并且四处寻找老中医,经过他人介绍,杨小银找来了中药,这一吃,杨振友的身体竟奇迹般的好了起来。

  虽然杨振友的病情有所好转,但杨振友的几十万医药费让他们欠下了高额债款,“在重症监护室那段时间,五天一万,没有医保,一分钱也报不了,”杨小银说。

  来到凯里办起养殖业 同学伸出援手

  同一位瘫痪的残疾人在一起,注定的是吃苦。2003年,杨振友同母异父的姐姐同情他们一家,就叫他们来到凯里,送了他们一百多对鸽子,这让他们做起了养殖业,谈起刚来到凯里的那段日子,杨小银眼眶湿润了起来。

  “那时候,女儿才3岁多,他(杨振华)又做不了什么,”杨小银说,在那段日子里,家里面的一切事物都得她一个来顶着,遇见家里房顶漏水,她一个女子爬到楼上去修整,“每次爬上楼顶修房子,自己都很害怕,心想自己要出点什么问题,他(杨振友)和女儿该怎么办,”杨小银说。



杨振友和杨小银(图片由杨振友提供)
 

  去买饲料喂鸽子、日常的管理、摆地摊、到学校食堂做饭、丈夫的日常生活、女儿的学习成长,这些都是杨小银一天要做的事情,从早上天不亮一直忙到晚上12点。

  给杨小银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家里房租交不起了,丈夫药费付不起、鸽子面临断粮、甚至连家里的饭都吃不上了,尽管杨小银想尽办法,还是无法找到资金度过难关,这让杨小银寝食难安。

  就在这时,杨振友的一位同学知道情况后,立即召集原来的同学,向大家说明了杨振友的情况,大家纷纷伸出援手,“那一次捐款共计7000余元,我永远都忘不了他们。”杨小银说。

  寻找销售技巧 收入倍增

  在杨小银的精心饲养下,一百多对鸽子迅速发展到一千多对,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在2006年,杨小银看准了互联网上的商机,咬牙花了500块钱买了一台二手电脑,让杨振友学习网上销售业务,并开始建立了一个网站,专门销售鸽子,“在网上卖出的鸽子价格要高很多,因为我们都是卖到外地,外地人买之前会来凯里进行考察,我们同时也会教他们养殖技术,”就这样,收入越来多,日子也越过越好。



杨振友一家三口(图片由杨振友提供)
 

  鸽子生意不景气 改行办厂

  在2013年时,因鸽子生意不景气,夫妻俩决定改行做玻璃工艺门,因为此时,杨振友学会了电脑设计制作技术,他画出来的图案相当精美。

  在妻子的鼓励下,他们开了一个玻璃工艺门厂,从最初的懵懵懂懂慢慢摸索,到现在对业务的精通,夫妻俩一直在学习和借鉴,皇天不负有心人,客户对于他们设计的工艺门也比较满意,订单越接越多,客户源源不断,从最初的夫妻俩单独干,发展到七八个员工一起干,高峰期甚至有十几个员工。

  目前,杨振友和杨小银的的玻璃工艺门厂每年纯收入大概在10多万,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杨小银还告诉记者,他们还准备再办一个手工工艺品的厂,万事俱备,只差场地,目前正在筹备当中,她还透露,工厂建成后,可解决70至80人的就业问题,“残疾人、中老年人就业优先考虑。”杨小银说。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天柱:积极开展气象微信宣传推广活动(图)
下一篇:天柱县50岁以上老人可享受免费体检服务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