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S型桥“很难过” 精准扶贫“来帮忙”(图)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3-11 09:12:5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现在桥修好了,一溜烟的功夫就过去了,要在以前经常淌水,夏天还行,冬天可着不住,水深不说还冷得刺骨。”施秉县六合村村民廖昌洪高兴的说。

  原来六合村紧邻美丽的清水江畔,但是去年8月的时候一场大风雨将桥吹成“S型”,为安全起见,村两委绝对“限行令”。

  “这座桥是我们的‘交通要塞’,全部的田土都在河对岸,村两委限行虽然为了安全,但有时候还是有人悄悄过”。村长邰林高告诉笔者。
 



被大风刮成S型的桥
 

  “‘限行令’行不通,后来我们干脆把桥拦了。”村支书潘文通说。

  人行吊桥被拦后,村民只能依靠淌水过河。这样一来问题又出现了,要想渡河成为难事。

  “原来只需要2分钟就走完的路程,现在要20分钟,而且牵着牛,扛着东西十分不便。”村民潘新成说。

  施秉县县委书记彭世平在去年8月深入六合村开展群众路线活动中,通过认真聆听,收集到了村民普遍反映的这一民生“难题”。立即组织交通、扶贫等部门整合项目资金32万元对桥体进行了整体维修。
 



经修葺一新的人行吊桥
 

  “如今桥修好了,既安全,又便捷,我的孩子们都能安全来回了。群众出行方便了,这是对六合村群众呼声的最好回音。这回来帮扶的干部是动真格的。”老人潘老奶握着笔者的手动情的说。

  马号乡六合村吊桥维修完毕,这是真正的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这是一座普通的人行吊桥,更是一座干部群众的“连心桥”。(王大林/文 杨才智/摄)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施秉县委副书记杨解生接受组织调查
下一篇:中共施秉县委党校出版专著《灵秀施秉》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