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锦屏县加减“紧箍咒”激发远教站点新活力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07-21 09:30:31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近年来,随着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介的普及,农村党员干部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宽了,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学习培训的热情减退了。为进一步激发远程教育站点的活力,锦屏县在加减“紧箍咒”上下功夫,不断激发远程教育的新活力。

  在考核分上加“紧箍咒”。为进一步提高乡镇党委对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的重视,使远程教育站点在服务发展、服务稳定、服务思想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锦屏县委组织部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增加党员教育、远程教育在年度党建考核中分值的比例。锦屏县河口乡党委组织委员龙宪浩介绍:“党建年度考核中的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如果在开展党员教育、远程教育方面做得不好,被扣分了,将影响到年度党建考核的排名,压力比以前大了”。通过在考核分上加“紧箍咒”,增强了乡镇继续抓好党员教育、远程教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抓书记上加“紧箍咒”。一是抓好乡镇党委书记抓远教的主体意识。县委组织部把远程教育工作纳入乡镇党委书记述职评议的内容之一,要求乡镇党委书记述职时将党员教育、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制作成PPT文稿进行演示汇报。县党建考核领导小组可以通过图片了解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员教育、远程教育的工作情况,通过“曝光”的形式给党委书记带上了紧箍咒,增强了乡镇党委书记的主体意识;二是抓支部书记的管理意识。今年以来,县远程办入村检查指导工作60多次,与村支部书记签订《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责任书》58份,通过签订责任书,强化了村支部书记负有村级远程教育站点管理的责任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使责任书成为村支部书记的“尚方宝剑”和“紧箍咒”,为农村远程教育站点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保障。

  减去盲目学习的“紧箍咒”。锦屏县隆里乡华寨村龙立堂给我们讲述:“现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众口难调,有的喜欢养殖的,有的喜欢种植的;老党员喜欢看党史记录片,年轻的喜欢学习时事政治……就拿产业来说,我们村有种植灵芝的、有种植食用菌的、有种植铁皮石斛的、有种植蔬菜的……喜好不一,众口难调,集中学习成为了我们的‘紧箍咒’,久而久之,就不想去了”。为了解开紧箍在党员群众们学习的“紧箍咒”,县远程办在“减”字上着手,一是用个性化学习减去盲目学习的“紧箍咒”。落实远程教育站点白日开放式和预约开放制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在白天,党员干部可以到远程站点进行个性化学习,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识。在晚上,只要党员干部提出预约,管理员按照约定的时间为党员干部提供学习便利。自今年3月以来,华寨村党员干部开展个性化学习180人次,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学习功能。二是用学习计划减去盲目学习的“紧箍咒”。锦屏县启蒙镇腊洞村村支部书记龙必英说:“我们组织开展远程教育,由于文化不高,准备不足,每次组织开展远程教育培训,都是兴致而来,扫兴而归。时间长了,就调动不了党员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了。自今年以来,县、乡每季度给村里下达了远程教育学习计划,现在我们远程教育有了指导性方向,开展工作轻松了。党员干部们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

  在抓督查上加“紧箍咒”。县远程办把督查看作是推进村级远程教育站点“建、管、学、用”的推助力和“紧箍咒”。组成了6人的检查组,分成3组,深入全县15个乡镇,58个站点开展党员教育、远程教育情况督查。自开展督查以来,发现“五防”工作不到位的站点6个,桌椅、设备摆放不整齐,存放物品不规范的站点12个,长期不开展党员教育的站点2个。对于出现问题的站点,由乡、村两级站点管理员在检查表上签字,并承诺整改时限。对整改不力,效果不佳的乡镇,将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锦屏县政府办)
 

责任编辑:吴茜岄【收藏】
上一篇:聋哑人要债起纠纷 民警出资化干戈(图)
下一篇:锦屏:钩藤产业经济助农步入小康生活快车道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