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双语”干部一线服务 苗乡群众拍手“点赞”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5-06 14:11:55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依党夺意见,哈弄巴罗维修水管……”在雷山县丹江镇陶尧村,驻村干部吕涛涛用不当流利的苗语向群众作动员,意为:“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今天我们来维修水管……”

  驻村干部讲苗语,群众听得认真仔细,62岁的苗族妇女唐窝理边听边点头,笔者问她晓得是哪样意思不?她用苗语回答很风趣:“不就是喊大家来维修水管吗,那你听懂不?”

  原来,凯雷高速的工程车压断陶尧村5米长的水管道,造成部分村民饮水困难,群众意见大,驻村干部吕涛涛了解情况后,及时协调水利部门,弄来水管等材料,动员群众来维修。

  现年23岁的吕涛涛是铜仁思南一名土家族姑娘,重庆大学毕业后,去年8月份,考入丹江镇水利站,随后镇党委安排她到陶尧村驻村。

  由于陶尧村全是苗族,会讲汉语的青壮年几乎在外务工,村里大都是老年人,他们大都听不懂汉语,吕涛涛刚驻村时,由于听不懂苗话,除能与村干聊上外,与年老的群众基本无法沟通,工作常常处于被动。今年年初,吕涛涛参加镇政府举办的“苗语”培训班,掌握一些苗语常识,还随身携带镇里编发的《常用苗语100句》读本,只要有时间,就拿来温习苗语的发音,通过三个多月来的努力,常用的苗语让吕涛涛用上派场。

  “这种即会讲汉语,又会说苗语的干部,感觉像自家人一样亲切,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跟他们说呢!”43岁的陶尧村委会主任杨通敏说。

  雷山县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较为偏远的苗族村寨许多老年人,特别是年老的苗族妇女识不得汉字,听不懂汉语,给不会讲苗语的干部和听不懂汉语的群众在语言沟通方面带来了极大的困绕,影响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在农村,特别是在苗族村寨的贯彻落实。

  为消除干群之间的沟通障碍,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雷山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力培养“双语”即苗语和汉语干部,推行“双语办公制”。 利用双休日,请苗语老师给单位和乡镇的“骨干”进行苗语课堂培训,由苗语老师编写《常用苗语100句》,印发给干部“自学”,单位的“骨干”苗语干部对不懂苗语的干部进行“传、帮、带”。目前,该县培训“双语”干部500余人次,发放《常用苗语100句》1000余本。

  雷山优先将292名“双语”干部派往村级驻村,另外,在服务窗口优先安排“双语”干部,在一线“阵地”服务群众,受到群众拍手“点赞”, 一方面“双语”干部可以将党和政府的声音通过“翻译”,及时传递到群众耳朵;另一方面,“双语”干部将征求到听不懂汉语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各级各部门,畅通了诉求渠道,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驻村干部用苗语解读新农合报销、农机具购置补贴等政策,我们都听懂了,这种交流方式好得很。”丹江镇乌东村村民杨光敏老人觉得,苗语解读政策,大家听起来很认真,了解得也更细致。

  “拿苗语与群众交流,群众倍感亲切,有事会掏心窝跟我们讲,反映情况更真实些!”乌东村驻村干部刘运彪说。

  目前,该县“双语”干部通过“驻村夜访”、“面对面谈心”、“背靠背交心”等方式,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357条,经下梳理,现场整改318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00多万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68件。(潘国雄)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雷山县投递员任永锋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下一篇:雷山四村被列为“农民文化家园”建设点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