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黎平县抢抓“高铁时代”机遇,紧紧围绕“文化引领,开放带动,城乡统筹”三大战略,充分发挥区域和“生态之园”优势,积极引进贵州宏宇侗乡香药产业有限公司入驻黎平,加快建设“天香谷”芳香特色农业旅游园区,始终将百姓富、生态美作为实施环境提升工程的归宿,着力打造以“香”为主题的休闲养生旅游业。
黎平是地处“侗疆腹地、三省接边”区域的大县,是珠三角地区进入贵州的第一站、第一城,该县以“一年起步、两年突破、三年跨越”为目标,以文化旅游产业为引领,按迎“高铁时代”、5A级标准、全产业链要求,打造以肇兴侗寨为核心的“八寨一山”精品旅游区,按照4A级标准,推进天香谷、八舟河、古城翘街等重点景区建设,努力建成黔湘桂交汇的区域中心城市、面向珠三角的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全球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为侗文化之都。
黎平南部区域芳香植物资源丰富,据史料记载,黎平是海上香料之路香品重要原产地,也是中国香文化的诞生地之一,有着悠久而独特的种香、食香、用香文化。
水口镇作为厦蓉高速贵州第一站及黎平南部重镇,“天香谷”园区建设落户该镇乃首当其冲。据了解,该园区产业聚核区位于水口镇河口村,总面积2000亩,种植芳疗植物的核心区分布在水口镇南江河流域两岸,总面积5万亩,覆盖水口镇及周边的雷洞、龙额、地坪、双江、肇兴5个乡镇,并辐射带动芳香植物种植点10个,规划面积8000亩。
据了解,黎平县以民族香文化体验为主题的窗口——肇兴“今宕宫香旅”国庆期间已部分对外开放运营,今宕宫是以“香”为主题的休闲养生旅游业,是通过闻香、寻香、探香、鉴香、品香的过程,以体验式模式为主要销售手段,养生旅游具有互动参与性、休闲体验性、知识文化性,达到游、娱、养的消费。
黎平“天香谷”芳香特色农业旅游园区,2014年列为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100个旅游景区之一,涵盖芳疗植物种植、精深加工和休闲养生旅游等一、二、三产业,将建成贵州唯一集香种植、香贸易、香加工、香文化体验和芳疗养生为一体的香产业园。
今宕宫作为园区的窗口,集民族香文化展示、交流和体验等功能为一体,项目传承侗族优秀传统建筑和香俗精髓,结合现代理念业态创新,力图与肇兴侗寨自然人文环境完美融合,通过参观、参与、体验,寻求思维认同,传播原生态观点,强化原产地概念,突出原产地属性的优质品质,把客人引进来,把产品带出去,打造具有黔东南地域特色的芳香产业品牌。
据了解,今宕宫由芳龄别院、咏香苑、雅香楼、墨香居、香席阁、茗香舍、弄香廊、忆香园和梦香创意坊等9个功能域加香墅养生区(含戏香池、沐香堂)构成,有香文化专家工作站,香文化学习研究交流平台,香餐文化研习体验区,香文化图书,雅品异香,品茗少数民族传统香茶、药茶,香品、植物精油和衍生产品展示,香为主题的冷吧,为民族香文化创意人士提供发展空间;同时,该宫按照民族五星打造香墅区,提供香浴、香卧、香薰、香疗、香SPA等深度体验和休闲养生功能。目前,“天香谷”各功能板块正在招聘人才。
为长足推进香旅产业一体化建设,黎平“天香谷”园区规划近期投资3.6亿元,6500户农户将年均从园区获得1.6亿元收入,预计近三年实现总产值9.8亿元,其中旅游产值0.3亿元;中期投资5亿元,实现总产值25亿元,1.2万户农户将年均从园区获得3亿元收入。
目前,公司已建成年产1000万株芳疗植物种苗的智能育苗中心;香工厂的化妆品级茶油分子蒸馏、艾纳香升华提取生产线已试产成功,香工厂的co2超临界萃取生产线、食品车间、自动灌装生产线等正在筹建之中;建成1500亩GAP示范种植基地和80亩百香圃,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芳疗植物种植3000亩。同时,公司引进世界先进的植物提取物深加工工艺技术,先后自主研发出“天香汤”、“金喉健润口糖”、“快口利”、“原木天香油”及药浴等保健品和日用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驱能,为芳疗植物产业化奠定了牢实的基础。(姚进忠)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