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第一侗寨”:小心呵护侗族文化的“DNA”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5-05 10:40:01  来源:新华网贵州频道  


肇兴侗寨与山水相依的鼓楼花桥(资料图片)。新华社记者 石新荣 摄

  “五一”假日的肇兴侗寨,游人如织。这座藏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大山里的古老侗寨,近年来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旅游圣地。

  走进侗寨,掩映于青山翠竹中、古色古香的吊脚楼上,侗家人自织自染的“侗布”随风摇曳;蜿蜒通过寨子的肇兴河哗哗作响,鳞次栉比的木楼旁一些侗族村民正忙着修缮自家的老屋;几个身着侗族服饰的妇女边说笑边绣着侗绣……

  据记载,肇兴侗寨距今已有850多年历史;全寨现有1100余户4000余人,是中国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其自然建筑、民族风貌延续近千年未变。

  在侗寨,走不了多远就能遇到一座雕梁画栋的风雨桥和一座高耸入云的鼓楼。鼓楼和风雨桥是侗寨的象征,也是侗家人教歌、学歌、唱歌、听歌的重要场所。

  晚燕归巢时分,寨中的五座鼓楼相继亮起华灯,各映寨中一角。六七个穿着侗族服饰的男女在鼓楼下站成一排,哼唱起“时而高亢,时而低婉;时而舒缓,时而急促”的古老韵调。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被誉为“清泉般闪光”的“侗族大歌”。

  51岁的侗族汉子陆劲松说,他们从小喜欢唱歌,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情。如今,“侗族大歌”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侗寨飘向世界各地。

  转过鼓楼一角,德国游客卡尔一家三口不时拿起相机,对着寨中的古楼、古桥、古道、古井咔咔拍照,一些盘着高发髻、穿着紫黑色侗服的村民在夜幕中,也成了这些异乡游客照片中的主角。

  肇兴河旁,60多岁的陆奶奶晚饭后像往常一样,坐在木式吊脚楼屋檐下,在平滑石块上捶打着一件紫黑色的布料。

  这件布料在陆奶奶手底,已历经种棉、纺纱、织布、浸染等几十道工序,前后花费她四百多天的时间,在重复了成千上万次的捶打之后,很快就要“破茧成蝶”。

  “布料是手工织成的,染料是上山采的野草汁液,染过的布料涂上蛋清后,用木槌反复敲打,直至闪闪发亮。”陆奶奶说,每到节日期间,寨中男女老幼都喜欢穿上一件凝聚侗族妇女“千锤百炼”手工精华的侗服“一较高下”。

  与侗寨美景、美歌、美服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以侗族“打油茶”为代表的侗家美味了。与藏族的酥油茶不同,侗族人喜欢用油炒的清茶先煮沸成茶水,并将事先准备好的油炸米花、炒花生等拌入碗中,待滚热的茶水缓缓倒入碗中,一股油茶香气弥漫开来,口齿间油茶甜香久久不绝。

  与许多古镇一样,肇兴侗寨近年来也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难题,朴实的侗寨村民在分享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正在小心“呵护”侗族文化的“DNA”。

  土生土长的侗族妇女陆妹娇告诉记者,为了让远方游客充分体验侗家木式吊脚楼的居住特色,她家的三层吊脚楼“家庭旅馆”都是根据传统侗家建筑工艺翻修重盖的,“只有民族的原生态事物,游客才欢迎。”

  “目前寨中村民的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其中半数收入来自于旅游业。”黎平县肇兴景区管委会工委书记徐业发说,今年“五一”期间,侗寨50多家民居客栈1000多个床位全部住满,4万多名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徐业发说,政府正在通过项目规划、实物奖惩等措施保护侗寨的古风古貌,避免古寨在旅游开发中丢失传统文明与民族特色。(记者 李平 杨洪涛)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黎平县“5·1”假日旅游火爆 自驾游比重增加
下一篇:黎平县双江镇扎实推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