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邮递员“小张”变“老张”党员本色从未变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9-30 11:03:05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在锦屏、黎平、剑河三县交界方圆百里的青山界,有一位一如既往穿着一双水胶鞋、一件灰色上衣的退伍老兵。27年如一日地扎根山区,常年奔走在山间小路上,为乡亲投递报刊信件达百万件,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青年投递员、全国劳动模范。他,就是锦屏县邮政局启蒙邮政支局邮递员张林昌。

  “试干”变“真干”27载不算久

  横穿启蒙、河口、固本三个乡镇的河口片,因路途遥远、交通闭塞,之前没有一个邮员能坚持到3年。1987年,县邮政局正愁招不到人时, 23岁的张林昌从部队退伍后毛遂自荐当上了启蒙支局的乡邮员。看着身材瘦弱、憨厚朴实的张林昌,当时的支局长就问:“你能干?”

  带着“试一试”的心理,张林昌答应了。第一天,张林昌就穿着特意买来的水胶鞋,匆匆赶到办公室领取邮件。出发前,所里的领导不断叮嘱他说:“这条邮路太远,不好走,路上要格外小心,天黑了就到当地政府宿舍或者老乡家去投宿。”

  刚开始的时候,张林昌还感觉到新鲜,走起路来精神抖擞,当走到被当地人称为“九十九拐”的陡坡时,他大汗淋漓,腿有些发酸。三天后,张林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所里,同事们发现他头发蓬乱,颈部还有汗滴流过的痕迹,裤管带着泥巴,衣服上被刺穿了好多个孔,双手还有被刺抓伤后留下的血红印子……张林昌来到办公室,所长以为他是来辞职的,没想到张林昌却自信地说:“这项工作我能干!”

  “干!”这一声“干”,让张林昌风雨兼程27年。

  走了一段时间邮路的张林昌,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是自己谋生和养家糊口的手段,也是住在交通闭塞、贫穷落后山村的乡亲们与外界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更是推动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张林昌意识到乡邮员也是一个光荣的岗位,从此他爱上了乡邮员这份工作。

  在跑邮路的近30年时间里,张林昌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路上度过的,很少能与家人在一起。他的妻子、儿女都知道他的工作性质和他个人的脾气,在背后给予他的是理解和支持。

  今年的4月28日,在全县举行的“身边人身边事”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张林昌说:“凭着对家乡的热爱,我仍要继续前行,继续为大山里的乡亲服务,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碎步”变“特步”绕地球6圈不嫌远

  锦屏县河口乡因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差,被称为“锦屏的西藏”。横穿启蒙、河口、固本三个乡镇的邮路是全县路程最长、通车率最低、最没人愿意跑的邮路,全长 90公里,服务面积200平方公里,23个行政村25000余人,一个来回得花三四天时间。由于交通闭塞、山路崎岖,一双脚就是他联系千家万户的工具。

  这条邮路上,最难爬的坡是裕和苗寨往宰格苗寨的新民坡,因为山路陡峭且弯多,平时很少有人走,当地人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叫“九十九拐”。“九十九拐”上有3000多级山路,走几级就要拐个弯,让人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每迈上一步,脚稍不用力,身子就会倒退,得赶紧弯腰去抓地面上的杂草,否则,整个人就会仰面翻倒,后果不堪设想。冬天天冷路滑,张林昌就踩着路边的枯草走;夏天杂草丛生,被蛇虫惊扰是常有的事。遇上好天气,挑着邮件爬上山顶最快也要两个小时。张林昌说,他自己都记不得在“九十九拐”上摔倒了多少次,连门牙也摔掉了两颗。为了适应陡、滑、弯的山路,他一年四季只穿两种鞋——雨鞋和解放鞋。

  2007年三板溪水电站蓄水后,他所负责的部分投递线路需要乘船才能完成投递。电站刚蓄水的前几年,没有渡船,张林昌就借用老乡的木排作为摆渡工具。 2009年,单位为张林昌配备了一台邮递摩托车,公路沿线的几个村寨花几个小时就完成了投递,但是目前部分自然寨还没有通车,双脚仍是张林昌唯一的“交通工具”。

  “以前从来没有一个投递员能坚持走这条邮路超过三年的。”当地老百姓都这样说。然而,张林昌在这条邮路上不仅走了27年,而且承诺一直走下去。27年他步行3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圈有余。

  “别人都说我‘傻’,可没有‘傻人’,谁来为生活在这2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的2万多老乡送邮件?我对这条走了快30年的山间邮路有种说不出的眷恋,要是让我离开心里真是舍不得。”张林昌说。

  “小张”变“老张”党员本色从未变

  27年来,张林昌起早贪黑。累了,他坐下来歇歇看看报纸;渴了,他饮山泉水解渴;饿了,他食野果充饥;孤独了,他唱着在部队里唱过的军歌继续前行。想到如今已50多岁的张林昌仍在这样艰苦的邮路送邮件,担心他吃不消,启蒙邮政支局的领导多次找到张林昌谈心,想调整他到另外一条条件较好的邮路从事投递工作,却被张林昌拒绝了。张林昌告诉领导,他对这条邮路有了感情,他要一直干下去!

  20多年来,张林昌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群众都很相信他。在固本乡八一、河口乡裕河、培尾等村寨,留守或出行不便的老人们,经常电话联系张林昌,叫他帮忙捎带物品,甚至有好几个老人的存折都是张林昌保管。村上没有银行,张林昌就成了他们的“管家”。27年来,张林昌免费为山区群众代领包裹2816件、汇款取款7万余元、代购粮种4500多袋、生活用品3700多件;他投递报刊、邮件达130多万件,相当于装满8节火车皮,从未出现过错投、漏投,得到了群众和社会的认可。

  邮路上张林昌从不闲着,休息时他总会拿出《贵州科技快报》等来阅读,帮乡亲们寻找致富信息。一次,张林昌从报刊上了解到板栗种植前景不错,适宜气候跟裕河村差不多,他就说服村委动员农户发展板栗种植。如今,仅裕河村就有30多户种植板栗,其中的300亩已进入了盛产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个人孤独地在这条邮路上行走,这不仅是对信念、意志、精神的考验和磨炼,也是对体力和血肉身躯的挑战。27年,乡亲们对张林昌的称呼从 “小张”变成了“老张”。然而,张林昌服务群众的本色一直未变、服务群众的脚步一直未停,他坚持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潘皇林)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锦屏县600名消防协管员进村入户查改安全隐患
下一篇:锦屏敦寨:建筑业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