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自去年实施“集团帮扶、整乡推进”扶贫项目以来,河口乡以库区水产养殖为发展契机,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奋力赶超,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按照“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集团帮扶思路,大力实施“农业稳乡、工业强乡、城镇带乡、旅游活乡”发展战略,结合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和扶贫工作实际,提出当前扶贫要实现四个“转变”,为全乡打响扶贫攻坚战“点亮”了新方向。
一是转变观念,“锦上添花”变“雪中送炭”。通过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进一步识别贫困人口,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走精准扶贫路线,实现“扶真贫”;在扶贫项目实施中,既注重高山村寨,更顾及库区移民村寨,不搞“路边花”,实现“真扶贫”;通过实施省集团帮扶项目等扶贫模式,将扶贫项目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
二是转变方式,“漫灌”转“滴灌”。严格按照科级及以上干部、副科级干部、一般干部分别帮扶3户、2户、1户的标准,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实;转变过去“漫灌”式扶贫,全面推广“滴灌”式到户到人的扶贫模式,实现一对一帮扶,全乡共有47名干部与58户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全面渗透精准扶贫正能量。
三是转变路子,探索扶贫发展新方向。敢于“揭短亮丑”,对确实不适合发展的分部扶贫项目产业及时调整,决不搞“烂泥扶墙”;因地制宜重点扶持发展中药材、生态畜牧、油茶、渔业等4大特色优势产业;注重发挥资金撬动效应和产业带动效应,建立支部带农户、合作社带农户、大户带小户的“捆绑”发展模式,促进贫困山区群众“批量式”脱贫致富。
四是转变作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扶贫绩效奖惩机制,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通过人事协调,从县扶贫办抽调干部壮大乡镇扶贫队伍,为扶贫攻坚提供坚强后盾。(杨通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