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虎庄至炉山二级公路上的炉山隧道自投入使用以来,很少打开洞内的照明灯。过往驾驶员说,洞内漆黑一片,驾车通行是提心吊胆。
驾驶员罗师傅接受采访时说,22日下午,他驾车从凯里市炉山镇返回凯里市区,进入炉山隧道时,因隧道内没有灯光,而对向驶来的一辆大货车的灯光则耀眼夺目,他的视线顿时变得模糊起来。“突然的变化让我手忙脚乱,忙乱中迅速往车辆右侧拨打方向,差点撞上路边的设施。”罗师傅说,他惊出了一身冷汗。
“在我的印象中,炉山隧道去年投入使用以来,就很少打开隧道照明灯!”罗师傅说,这样实在危险,再者,炉山隧道相对狭窄,来往的车辆都经过,这就更是增加危险性。
炉山隧道
接到罗师傅的反映后,12月22日下午5点,记者驾车前往炉山隧道体验。长约1.7公里的隧道,只有中部一个很短的路段开着灯,其余的路段,则没有灯光,过往的车辆只能借助车灯行驶。
记者还注意到了,进入隧道的不少车辆都开着远光灯,灯光耀眼夺目,影响了对向驶来的车辆的驾驶员的视线。前述的罗师傅就因为遭遇这样的情况而差点出事。
据了解,炉山隧道位于凯里市炉山镇与万潮镇交接处,是虎炉公路上唯一的隧道,2012年初正式投入使用。而在它及其所属的公路投用后,立即成为了凯里至炉山的“主干道”,每天均有大量车辆通过。
过往的班线车、公交车驾驶员反映说,按理,车流量大应该开照明灯,但炉山隧道内灯却经常关闭,只有在举办重大活动等情况下才打开。“隧道不开灯隐患多。”班线车驾驶员杨师傅说,首先是影响驾驶员视线,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另外,隧道两旁还经常有人行走,在关灯的情况下,行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威胁。
12月23日,记者就此致电到凯里公路局咨询。该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虎庄至炉山二级公路2011年年底投入使用以来,尚未交付给公路部门管理。
据了解,根据行业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的要求,公路隧道应对交通量、气象及环境进行调查后设置机械通风设备。长度大于100米的公路隧道应设置照明设施。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