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天柱县发现“鲤鱼桥”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9-15 11:20:0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近日,贵州天柱县文化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当地群众的指引下,在天柱县高酿镇优洞村发现了一座雕刻着一条大鲤鱼的石桥,当地人叫它“鲤鱼桥”。目前,这种在桥面上雕刻动物的文化现象已引起了天柱县文物部门的重视。


鲤鱼桥上的“鲤鱼”

  据介绍,这座“鲤鱼桥”横躺在高酿镇优洞通往该镇凸洞的古道上,用青石板铺成,长约2米,宽约1米,厚约10厘米,鲤鱼图案就雕刻在桥面上,此外,青石板上还刻下了“祖宗杨宗保”等字样。

  高酿镇优洞杨氏是当地最早的居民。在采访中,这里的杨氏子孙讲述了关于鲤鱼桥的传说。据传,杨氏63世子孙杨通玙在清代乾隆年间约1780年迁至优洞。当时,优洞地处偏僻,通往高酿的道路仅有一条,而此路离村寨约1里地的地方有一条小溪,每逢涨水,行人两头受阻,等待4、5天都难以成行,过路人是叫苦不堪。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杨通玙刚刚合上眼,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出现在了他面前。老人“点化”说,村边水塘里有一条鲤鱼在修炼,跃龙门过壶口时翻不去,每逢涨水鲤鱼都在挣扎,下雨了,鱼又要跳了,小溪又要堵住行人好几天,你就行行好吧,架步“鲤鱼桥” 让它出去,鲤鱼跃过龙门,行人方便,你们后代出人才哟。

  杨通玙惊醒之后,按老人要求出资请人从锦屏县挂治运来一块青石板在寨边的小溪上架了一座小桥,并在石板正面镌刻了一幅“鲤鱼跃龙门”的图案,刻下了“祖宗杨宗保”字样。从此以后,小溪涨水难行的现象不见了,一方群众出入平安。此外,寨子里还出了几位秀才,有的后来还当了官。

  在调查中,天柱县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还在周边村寨找到了一些类似的“鲤鱼桥”。据了解,优洞的“鲤鱼桥”建起来后,周边村寨的群众认为他具有神秘的力量,便模仿着建了很多座。文革期间,这些“鲤鱼桥”不少遭到了破坏、移位,但还是有一些保存和沿用至今。(罗茜)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天柱:民间“夜总会” 喜迎“十八大”
下一篇:天柱举行托幼机构餐饮安全量化管理培训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