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县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 实现招商引资13个亿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5-18 14:47:48  来源:  

  

  今年以来,雷山县认真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抢抓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现特显优、奋力赶超、推动跨越”作为发展主基调,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战略,按照“一业带三产”的发展模式,以“制规划、建网库、广推介、优环境、抓落地”为重点,以“招大引强、数质并重,强化服务”为抓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采取可行性措施,不断优化环境,开放招商取得成效。

  据悉,今年1到4月份,该县共接待客商130余批次,洽谈项目92个,意向性引进签约项目76个,意向性引资65余亿元,实际引进签约项目49个,实际签约项目资金44.5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095亿元。

  雷山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 全县总面积1218.5平方公里,辖4镇5乡,共157个行政村,1305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总人口(户籍)149789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7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2.32%。

  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4%。县内有黑熊、麝羊等23种二类保护动物和天麻、杜仲等200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有“天然绿色聚宝盆”之称。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流域面积1218平方公里,水力理论蕴藏量为6.8万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锌、铜、锑等。雷山县生产的银球茶、清明茶等茶产品多次获省优、部优荣誉。多年来,雷山银球茶、清明茶一直是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和省委、省政府机关的礼品茶及办公用专用茶。2009年,银球茶被评为“贵州十大名茶”。笋子、魔芋、蕨类产品等山野菜远销港澳台及日本等国家。

  旅游资源优越。雷山县主要旅游风景区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铜鼓发源地掌坳村,中国最美的苗寨乌东、百年水上粮仓新桥村等一批民族旅游村寨,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雷公山,响水岩瀑布,高岩大峡谷等风景名胜区和雷公坪“点将台”、格头“秀眉营”等历史遗迹。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等机构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被中国精选国际旅游品牌推广盛会评为“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

  苗族文化与节日独特多彩。 雷山县的苗族建筑、服饰、习俗、歌舞、乐器、工艺等仍保留着传统、古老、原汁原味的丰富文化内涵,是活生生的“苗族历史文化教科书”。雷山县苗族有三大舞: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有三大歌:苗飞歌、别福歌(苗族叙事史诗)、游方歌;三大节:爬坡节、吃新节、鼓藏(苗年)节(雷山县苗族节日繁多,其中一年一度的“苗年节”和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最为隆重。“苗年节”和“鼓藏节”主要是祭蝴蝶妈妈<羲和氏>祭姜央祖先,“苗年节”属小祭,十月岁首过头年,十一月过大年,十二月过末年。十二周年<一木星年>“鼓藏节”属大祭,以单数为吉数举行活动。“苗年节”一般活动三至九天,“鼓藏节”活动十三或十五天);三大赛:斗牛、斗鸡、斗鸟;有三大传统手工艺:银饰、蜡染、刺绣。走进雷山,你能见到唐代发型、宋时服饰、明清建筑、魏晋遗风,将领略一部浓缩的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史。(龙怀召)


责任编辑:gongxiuxiang【收藏】
上一篇:雷山县公安局深入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图)
下一篇:雷山工商查扣假“岩蜂糖”标值5.6万元(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