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人民的“好村长”——追记从江县东朗乡党易村村民委原主任郑德彬同志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2-07-06 08:35:11  来源:  

  抓产业项目带经济发展

  党易村人多地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乡平均水平, 是扶贫开发二类贫困村,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致富,郑德彬同志反复思考,多方征求意见,最终把目光放在了本村实际可行的项目上,重点发展红花椒种植和香猪养殖这两种传统产业。借助全县大力扶持香猪养殖的东风,郑德彬同志积极鼓励群众发展香猪养殖和红花椒种植产业。他一方面积极到乡政府了解政策,争取项目;另一方面在村里加大政策宣传,鼓励群众发展产业。创办产业之后,郑德彬更忙了,群众修猪圈用地找他协调,圈舍材料请他帮忙调运,技术指导请他出面帮助解决,特别是当群众提出担心销路问题时,郑德彬郑重地向大家承诺:“你们放心养猪,如果你们的香猪销售不出去,你们就销给我,我来收购你们的香猪,我来负责销售。”在他的带领下,党易村的香猪养起来了,花椒也种起来了。先后带领群众养殖香猪70户,共 165头,产生经济效益8.2万元;组织群众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的便利条件,种植花椒5亩200余株,每年产生经济效益 1.2万元。

  抓文化教育促乡风文明

  现年22岁的郑丽琼是东朗乡党易村人,父亲早亡,从小是由她哥哥郑志忠抚养大。2009年,郑丽琼考取了三峡联合职业大学直属学院,但当时家里非常贫困,读高中时已是负债累累,根本再拿不出钱来支持她上大学,迫于无奈她哥哥就劝她放弃继续读书的想法。郑德彬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跑到郑志忠家里,非常生气地说:“你无论如何也要支持郑丽琼读书,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解决,再说了,郑丽琼是我们村第一个女大学生,你不觉得骄傲,我还觉得是我们村的骄傲呢!”并将自己的积蓄2200元全部捐助郑丽琼读书,在郑德彬的大力支持下,郑丽琼得以继续深造,今年即将毕业,现在在从江县民族医院实习。在抓村内教育问题上,郑德彬心里很清楚,小孩不读书只会误了他的一生,而村里缺少文化人则会影响一个村的发展。针对村内早期辍学非常严重和群众不送子女上学的现象,郑德彬联合村两委班子,协助教师上门宣传党的教育政策,开展保学控辍工作。经过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党易村的教育风气明显转变,2012年党易村中小学入学率达到98%。过去的党易村,别说是大学生,就连高中生都没有一个,初中生就算是村里面的最高文化人了,经过郑德彬的努力,党易村培养出了多名大学生,包括考取贵阳交通大学的林金玉,考取三峡联合职业大学的女大学生郑丽琼等等。

  2012年6月16日,郑德彬同志还拖着疲倦的身体到乡政府汇报党易村当前工作进展,却不料17日大病复发,带着未尽的事业和心愿永远地离开了他亲爱的乡亲们。

  郑德彬走了,带着遗憾与满足,遗憾的是还没好好的孝敬父母、还没好好的陪陪妻儿、还没好好的再看一眼漂亮的新党易,满足的是党易村基础建设好了、产业项目发展起来了、文化教育有人抓了。

  郑德彬走了,在他身后人们看到一个全新的党易村,村寨民居整齐罗列,街道、步道干净整洁,民风淳朴,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向着小康稳步迈进……

  郑德彬走了,人们永远无法忘记朴实无华、尽职尽责、乐于奉献、为人正派、敢于碰硬的好村长。

  郑德彬,一路走好,人民的好村长!(龙映春 王阳)

责任编辑:邹亚平【收藏】
上一篇:从江:书记信访接待日 倾听民声解民困
下一篇:从江成立职务犯罪宣讲团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