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特约记者 何洪道)近日,笔者从镇远县爱心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2009年该县爱心助学基金继续实施贫困助学活动,全年共筹集社会捐款23.2万元,发放助学金24.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64人。至此,该基金已累计筹资62.2万元,发放助学款57.2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372人次,其中研究生1人,大中专贫困学生306人次,高中生65人次。
据了解,为了不让一个考上高中、中专、大学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2007年8月镇远县设立了爱心助学基金,实行县委、县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资金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同时,成立“爱心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具体协调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县财政每年预算10万元作为爱心助学基金本金,并通过公民、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捐赠渠道以及基金增值方式解决助学基金。
在实施贫困学生资助活动中,该县爱心助学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召开基金成员单位会议和走访、调查等方式,审定申请资助的贫困学生。对符合资助条件的贫困学生给予资助,根据其学习成绩、家庭情况等相应给予一般资助、重点资助和特别资助,及时公示姿助情况,主动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以及捐款方、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监督,实现爱心助学基金公开、公正、公平发放,确保把每一分钱都用到真正需要扶助的贫困学生身上。
据悉,该县爱心助学基金实施贫困生助学活动以来,基金资助面和影响力都在不断扩大。向基金捐款既有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还有在外镇远籍人士、非公有经济人士和县内外爱心企业等。受助贫困学生覆盖了全县12个乡镇的失地农民、特困群众、下岗职工、零就业家庭、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等困难人群。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