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姚本祥)繁殖蝇蛆养鸭、稻鸭共育、鸭鱼共养、种草养畜、林下养鸡、秸秆氨化养牛、畜—沼—菜(果)等生态养殖模式让三穗县畜牧业傍上了“低碳”,也成为三穗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亮点。
近年来,三穗县在畜牧业发展中坚持以节能减排为抓手,以项目为契机,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行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等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低碳”畜牧业,引导畜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加大培训,增强“低碳养殖”意识。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巡回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养畜、稻鸭共育、种草养畜(禽)等生态养殖技术,让“低碳” 养殖深入人心。今年1—9月已在全县举办“低碳”养殖技术培训班36期,培训农民群众30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万余份。
大力兴办示范样板点,带动全县畜牧养殖业向“低碳”方向发展。今年,已在瓦寨镇观音阁建起了一个繁殖蝇蛆养鸭示范点,在瓦寨镇顺洞建起了一个种草养鸭示范点,在八弓镇良士建起了一个秸秆氨化养牛示范点,在长吉乡塘洞兴办了一个稻鸭共育示范点等,这些示范点都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带动了全县畜牧业的发展。目前,全县猪、牛、羊、禽存栏数分别达到9.7万头、2.8万头、1.6万只和80万只,同比增长明显。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促进三穗鸭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全县各级各部门加大对千里山公司的服务力度,引导和支持千里山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统一提供鸭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的 “五统一”方法,带动了三穗鸭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目前,已在全县建立了三穗鸭养殖小区50个,发展三穗鸭规模养殖户1230户,年出栏三穗鸭达200万只。
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实现生猪无公害标准化养殖。从2007年以来,已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4期,到位专项资金125万元,已在全县建立了11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这些养殖场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养殖品种、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技术服务的“六统一”标准,实行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生产,真正实现了生猪无公害标准化养殖。同时,还大力推广生态养猪法,真正实现畜牧产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促进了养殖户增效增收。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