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姚本祥)“外出打工不容易,在农村发展一样也能赚大钱,今年我的养鸭场已经出栏商品鸭3000多只、鸭苗13万羽,纯收入达4万余元”。八弓镇高寨村三穗鸭繁育示范场彭守清高兴地向笔者介绍着他的致富经验。
近年来,三穗县始终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子来狠抓落实,通过强化基地建设等办法使得特色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据预测:2009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7%。
该县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紧紧围绕三穗鸭、青香型烤烟、蔬菜、优质果品等产业大做文章,采取一系列措施,壮大产业基地建设规模。2009年,全县鸭饲养量达502万羽,青香型烤烟种植面积达0.63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6.2万亩,金秋梨等果品栽培面积达6.1万亩。
该县在打造四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过程中,一方面大力推进基地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大力培植发展适度规模专业户、专业村,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引进质优高效的新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同时,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最大限度提高基地农业的科技含量。
2007年以来,该县先后引进推广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达20余项,建立了20余个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树立了彭守清、吴展华等种、养科技示范大户30余户。据统计:2009年,该县特色农业基地内的农户户均收入都在5000多元以上。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