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讯 (彭忠 杨戴彰) “今年受旱严重,但按照农技人员的要求采用了新技术,收获的马铃薯个大、皮滑、品质好,成熟期比往年都要早,每斤卖价都在1.20元以上,有的卖到了1.50元,每亩收入达4000多元,比去年还多卖了2000元。”黄平县草芦坪村村民杨勇高兴地告诉笔者。
据悉,为应对今年的持续干旱天气,该县在马铃薯生产上加大了农业新技术的投入,选用了抗旱、抗病品种,采取了地膜覆盖、加强了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并在中、后期施用抗旱剂等新科技,在受到严重旱情影响下,产量虽有减少,品质却有了较大提高,成熟期也比往年提前了半个月,使收购价由去年的0.5元上升到1.2元,农户的收入不减反增,与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预计全县每亩同期产值比以往年增加1000元以上。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