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河畔话发展
——州委书记廖少华镇远调研侧记
八月的镇远古城,到处柳绿花红,一片生机盎然。
8月4日,州委书记廖少华在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李程,镇远县委书记蒋映生等领导的陪同下,冒雨来到镇远县对烤烟生产、新农村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
“老祖宗的好东西要捡起来”
在羊场镇半屯村的烤烟种植现场,当看到烟叶长势很好,廖书记高兴地说:“这下农民增收有希望了!”。廖书记看着烤烟种植地里的蓄水池,详细询问着随同的相关部门负责人这样的蓄水池有多少个?蓄水池的水在天旱时够不够用?廖书记对身边的镇远县领导说:“要修足够多的蓄水池来保障烟叶种植的供水需要很多资金,等国家批项目资金下来是不现实的。其实我们老祖宗在生产实践中有很多的土办法是非常管用的,重新把这些土办法利用起来是很有必要的。”
来到半屯村烤烟种植大户雷元维的土烤房旁,廖书记和他亲切地拉家常。“你去年种植烤烟赚了多少钱啊?”“去年纯收入八万块钱,今年我又扩大了种植面积。”“今年的烟长势怎么样啊?一年八万块钱的收入还出去打工不?”“今年的烟叶长得还可以,就是水有点重,烤起来要注意把握火候。我没去打工了,我觉得在屋头种烟的收入还是蛮好的。”
“基层组织要建就要建有战斗力的”
在金盆村村委会办公室,廖书记和该村的老党员交流着基层组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想法。廖书记说:“我们的农村不能为了建设基层组织而建设基层组织,基层组织要建就要建有战斗力的,老百姓拥护的。否则我们宁愿往后推些时间。”沿着该村的主干道参观着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成果,廖书记一边询问着相关工作的开展情况,一边对镇远县领导强调:在新农村建设中房屋的设计最好突出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新农村建设更重要的是引导农民转变思想,通过“一户一技能”等工作的开展,让农民掌握增收致富的本领。
“向发家致富的精神学习”
在舞阳镇土地塘村,得知养蜂大户雷明权近年养蜂发家致富,廖书记特意到雷明权家看个究竟。正忙着刨木头修新“蜂箱”的雷明权乐呵呵地告诉廖书记,今年他养蜂200多箱,纯收入就达8万多元。廖书记问他养蜂这么赚钱,能不能把这门技术传授给其他人。雷明权回答:“传授技术没有问题,只是大家都怕蜜蜂蜇人,以前来学的人都不敢学了。”雷明权说:“养蜂就是太费神,不仅要悉心照料,还得动脑筋找销路,但是只要是在花期,蜜蜂每天都在给你赚钱。”为了不错过花期,雷明权经常带着自己的蜜蜂在全州各地包括云南等好多地方到处跑。廖书记对雷明权说:“你不怕蜜蜂蜇,也不怕辛苦到处跑,所以你的钱包也鼓起来了。现在农村有少部分人还有“等、靠、要”的思想,什么都等着政府来解决,他们贫困的根源就在思想上,你这种敢想敢干,努力发家致富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杨永碧)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