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稀奇了!黔东南这个村的蔬果还要“去”迪拜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9-07-27 23:00:57  来源:  

  本网讯 西瓜只有巴掌大,苦瓜当作甜果卖,葡萄长在树干上,秋葵可以生着吃……

  稀奇了!这些在黄平县旧州镇草芦坪村的蔬菜水果格外不同,“以前都没见过呀!还有这种新鲜事儿?等到果实都长出来可以捧在手里时,我才信!”要不是亲自栽种,王大姐还以为这是在做梦。

  村里,和王大姐一起干活的百姓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已近半年多了。起初说起这些“稀奇”的蔬果,大家只是一笑而过。现在,他们都能充当“推销员”了,“不仅好看,还好吃!”

  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原来草芦坪村有个蔬果种植基地,那里的水果大多是从台湾引进来的,品种多样又“稀奇”,而带着他它们来到黄平的人,名字叫做赵健飞。

  2018年,由于机缘巧合赵健飞认识了以为台湾农业专家潘清泉,“你们看,他哪里像农业专家、像老板嘛,看起来就和我们当地农民没有两样。”赵健飞每每介绍到这位好朋友都会笑着打趣他一番。两人认识的时间不长,但是一拍即合。

  短暂的交流使得赵健飞对台湾精品果蔬种植产生了浓浓的兴趣,没过多久他便带着潘清泉来到黄平旧州。去了几个地方后来到草芦坪村,潘清泉说了句,“就这了。”于是,友谊的种子散播开,便有了贵州飞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这么短的时间下决心做不算小的投资,因为,我相信他。”赵健飞认识的潘清泉来自台湾高雄,改革开放初期便来到大陆发展。在走访全国多地后他发现了大陆农业发展的薄弱之处,“引进蔬果种植,发展新的农业”的理念就这样蔓延开来。这位台湾智者的农业梦,现在正在黔东南开花结果。

  据赵健飞介绍,公司现有四大支柱产业,智能化蔬菜工厂、油茶产业园、台湾红藜产业园和蛇养殖园。目前已在镇草芦坪村、上塘镇木江村及平溪镇大寨村建立了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流转土地1000余亩,各类种植技术及管理人员50余人,已建农业大小棚面积共计60000平方米,相关的水电配套设施完善。公司主要种植农产品有:台湾红藜(俗称红小米)、台湾冬瓜、苦瓜、大南瓜、黄金豆、非洲菊、洋桔梗等各类花果产品30余种。“这些蔬果不愁卖,大部分都销往国外。”



  为什么选择黔东南?为什么选择黄平?“这要得益于黔东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壤环境和政策优势。”黔东南是个好地方,在大陆生活了34年,潘清泉已经对这片土地有了深深的依恋。“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温暖湿润,气温变化小,降水较多……这些都是“台湾水果能够成活的条件。”



  “我们将致力于台湾精品果蔬、花卉农业种植开发、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和绿色食品开发。不久的未来,还将把公司打造成为集高端智慧生态农业种养、有机绿色农业生产开发、农业生态科普教育、花果文化传播、旅游休闲康养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说到此刻赵健飞信心满满。

  一旁忙碌的工人们,正在装运摘下的黄瓜,一个星期后它们将运往迪拜。(杨玲)

 
责任编辑:叶敏【收藏】
上一篇:黄平:民警找回走失小女孩 群众敲锣打鼓送锦旗
下一篇:黄平警方破获一起盗车案,2名嫌疑人落网!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