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钟家武 记者 刘承宇)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暴雨洪灾就是考量驻村干部的试金石。入夏以来,黎平境内普降暴雨,水库暴涨、山体滑坡、道路中断、电力通讯设施被毁……频发的灾情对黎平县基层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面对灾情驻村工作组领导干部坚守该镇抗洪一线携手群众并肩抢险驱洪魔,用行动彰显了党员和机关干部在洪灾面前的本色和追求。
帮扶村当“家” 抢通生命线
6月13日晚,黎平县德凤街道蒲洞村普降大雨,电闪雷鸣中,暴雨如注,山体由于暴雨的冲刷,进村道路出现7处塌方,交通完全被阻隔。
德凤街道蒲洞村驻村干部与党员群从抢修水毁公路
为了尽快打通进村公路,第二天天刚亮,驻村工作组组长文才刚、副组长成明立立即与村支书杨昌发组织该村党员干部群众召开抗洪抢险动员大会。
由于当时暴雨仍在持续,意味着参加抢险救灾随时会遇到危险,个别群众在动员大会上出现抵触情绪。并说出“雨太大,这灾怎么救?”“我家那仔常年在外,这路通不通都无所谓。”等消极言论。
听到这些言论的村支书杨昌发气愤的说道:“组织抢通道路是为了救援人员能顺利的进入我们村开展救援,你们咋这么多理由?”
双江镇驻领导干部全力抢修道路保畅通
进村公路被冲毁,救援物质与救援人员根本就进不了村,如果灾情扩大后果不堪设想。驻村工作组组长文才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从3月开始驻村,和乡亲们共同生活的时间虽短,但已经将蒲洞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现在家有难,我们作为党员干部当仁不让的应该带领大家,但是我们也需要各位乡亲的帮助。”经过一番开导,大家终于统一了思想“路一定要修通。”
随后,抢险人员有的穿着雨衣,有的戴着草帽,一头"扎"进塌方的泥土和石堆里。用手搬运石块,用铁锹铲运着泥土,用铁钎敲打着大型石块。经过一天的努力不懈努力,终于将进村生命线打通。
在蒲洞村村民吴远香看来,村子里的事不仅仅是村委会和驻村干部的事,更是每位村民的事,驻村干部不仅能带领我们抢险救灾,更能改变蒲洞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中考临近 他们激流中抢光明
17日,是黔东南州统一中考的日子。但是1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将黎平县水口镇供电主线电杆基础掏空。为了确保中考顺利进行,水口镇驻村干部组织党员干部在激流中抢修,确保了全镇800多名学生顺利进行中考。
6月15日傍晚,驻村工作组在走访村镇低保户过程中发现,当晚突如其来的暴雨将水口镇水口村新寨田坝大面积冲毁,田坝旁一根全镇供电主线的电线杆基础被洪水掏空,被几根电线牵着,在波涛汹涌的洪水中摇摇欲坠,十分危险。
水口镇驻村干部与当地干部群众抢修水毁电网路线
“后天就要中考了,附近村镇的孩子都会来着参加中考,千万不能耽误孩子的前途!”冯卫当机立断,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情况,并召开会议部署抢修工作。
第二天一大早,水口镇南江河畔人来人往,驻村工作组成员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顾危险,在湍急的河流中,清理河道、扛沙袋,搬石头,加固受损电杆基础,加固防洪堤坝。
经过10余小时的连续作战,在16日下午5时,终于将电线杆加固,并安全通电,确保了全镇800多名学生顺利进行中考。
村民周应全说:“当时最担心的就是自家孩子的中考不能正常进行,现在放心了,关键时刻还是驻村干部起了大作用。”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