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森林城市——治疗城市病的“创新区”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12-31 15:10:40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多城市患上“城市病”,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问题愈发突出。“城市病”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国家及城市形象。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高污染城市中的死亡率超过相对清洁城市15%-20%。据统计,在欧洲,PM 2.5每年导致386000人死亡,并使欧盟国家人均期望寿命减少8.6个月。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日前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亦指出,包括北京、天津等在内的近九成中国城市,目前正处于“亚健康”状态。

  针对日益严峻的“城市病”等问题,12月20-21日,中央时隔37年,再次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另一方面,要在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更好地贯彻和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号准“城市病”的脉,究其源而治其本。

  SASAKI建筑与环境设计事务所顶级建筑与环境规划设计专家魏主凯日前在顺德一个发布会上说:“过去的城市化解决的是基本需求,包括城市化的需求,住房的需求。但未来的城市发展,需要与自然和谐共生,达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SASAKI公司专家 魏主凯(Mr. Julian Wei)介绍“森林城市理念和规划”

  SASAKI建筑与环境设计事务所是一家目前在美国排名前10位的著名设计公司,其规划和土地应用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此前曾获500多个设计奖项。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798艺术区、上海嘉定中心公园等均为SASAKI参与设计的项目。据悉,目前SASAKI公司正与国内前十强房企碧桂园集团合作,参与其在新加坡旁开发的“森林城市”项目。

  据了解,这个由碧桂园集团主导的森林城市项目位于新加坡旁的新马经济特区,其设计以“产城一体化”及“立体化绿色智慧城市”理念为核心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及运营,以期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树立榜样。

  以解决交通拥堵的城市发展问题为例,由4个岛屿组成,占地近14平方公里、约半个澳门大小的森林城市将设计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工具,满足在森林城市生活的人们的出行需求。有报道显示,目前不少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均源于公共交通不足,迫使通勤者以小车进行弥补。以日本东京为例,由于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网络,民众在出行时,虽然拥有小车,但还是会首选轨道交通,买小汽车则更多用于个人的休闲、独家、旅行等方面,从而形成小车与公共交通的良性分工。

  森林城市交通设计效果图

  据悉,多种形式的公共交通工具,包括轻轨运输系统和广泛的轮渡网络,将连接森林城市的4个岛屿。同时,在每一座岛上,高密度及市政功能区将围绕运输中心进行布置,确保森林城市未来的大多数人口可生活在到公交5-10分钟的步行距离内,方便绿色出行。

  (节选自SASAKI森林城市概念规划)

  此外,森林城市还创新性地采用立体交通设计,将汽车导入地下,地面留给市民。立体交通概念最初由德国规划师希尔伯塞莫提出,即在不同平面把人行交通和车行交通分开。目前为止,国外如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已运用立体交通的概念,用封闭式空中走廊把第二层公共建筑空间连接起来,形成“空中步道系统”。而森林城市则是一个层层相叠的城市,街道分为两层,一层为机动车,另一层则为行人服务。

  同时,为解决热岛效应,森林城市在建筑设计上采用垂直绿化理念,让建筑物“长满”植物,整个城市变身成为一个巨大的花园城市。而为应对城市内涝问题,森林城市亦在设计中引入习近平主席近年来一直倡导建设的“海绵城市”概念。“森林城市大面积的平台为雨水保留了通道,城市地下的土地就像巨大的吸水海绵保证雨水在城市内的健康循环。城市中的绿地和植被可有效减缓雨水在地表面的冲刷速度,预防洪涝灾害。”魏主凯介绍说。

  十八大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而森林城市项目正是探索以科技创新手段驱动城市转型、治疗城市病的“创新区”,这种创新不仅能够提升依斯干达特区的社会生产力,亦能为特区的综合发展作战略支撑,同时,亦更希望它的崛起能够为全球环境的改善带来更多福祉。

  链接:新加坡旁【碧桂园·森林城市】永久产权房!全球首个垂直绿化立体城市,十几平方公里地面全是公园,无车辆穿行,建筑外墙长满植物。踞守新马经济特区黄金腹地,坐享政策福利,如投资十年前的深圳,是成功人士海外置业首选!

  超值财富考察团火热报名中!报团咨询电话0855-2268888

责任编辑:杨平【收藏】
上一篇:森林城市的建筑美学: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一篇:杨国强和他的城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