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黄平县“三跨联”探索“支部联建”促同步小康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5-12-30 12:02:03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近年来,黄平县不断突破党建抓经济的传统模式,创新党建工作新理念,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机地融入到同脱贫攻坚工作中,依托该县野洞河镇2012年成立的前胡协会党支部,积极探索党建与协会发展结合、党建与脱贫攻坚结合、党建与经济发展结合的模式,创造性地开展“跨区大党建”工程,促使“1+1>2”效应扩大化、深入化,开创了跨村、跨乡镇、跨地区的大党建新格局。通过“支部+协会+党员+农户+互联网”运行方式,以种植中药材专业协会为平台,通过支部抓协会,协会建基地,党员带农户,互联网扩市场,有效发挥了农村党员“土专家”、“小能人”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打破了协会发展的颈瓶,找准了脱贫攻坚的新模式,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党建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的新路子,收到了“党得民心、民得实惠”的良好效果。

  一是镇内跨村联建,建立产业链接型党组织,开启共建新模式。在县委的指导下,野洞河镇前胡协会党支部会与镇内11个行政村党支部联建,充分了发挥产业协会支部的带富能力,打破村域界限,按照打造“中药材专业村”为目标,以创建“富民型”协会党支部为载体,为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大力推广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促进中药材特色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吸引会员入会。仅2014年联建支部流转了土地面积1200余亩用于协会扩大种植中药材,并带动村民种植各类药材面积达3000多亩,协会实现经济利益突破1000万元,建立了产业链接型党组织。

  二是县内跨乡镇联建,建立地缘联接型党组织,让全县变成“一家人”。野洞河镇前胡协会党支部充分发挥面向农村、服务农业、心贴农民的传统优势,瞄准黄平县各类中药材出产地的盛名,突破前胡协会在镇内种植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因素,跳出传统的经营范围和运行方式,实行大力开放发展农村专业协会,探索实践了“跨区联建”的“融入型”党组织工作模式。通过协会为平台,把支部建到产业链上,依托专业党支部的引导和支持,为农民提供特色化和个性化服务,找到了经济与党建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了同步前进的“双赢”。目前,前胡协会支部已在黄平县内与6个乡镇的24个村支部联合建设互赢模式,发展会员1000余户,会员党员近60余名,带动全县6000余户农民种植中药材,实现户均纯收入1.5万余元,目前该县已经形成中药材种植由原来的“各吹各的号”,变为拧成“一股绳”,下成“一盘棋”良好局面,促进了基层基础资源配置的优化,实现了互惠互利,为全县群众最终能真正同步实现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省内跨地区联建,建立特色主导型党组织,携手同步奔小康。为搭建更加科学长效的平台,完善顶层设计,打破地区工作互不干涉、互不交流的局面,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优势互补的和谐发展新格局。该县前胡协会支部在县委的指导帮助下,与在遵义地区正安县市坪乡、遵义县团溪镇联合,共创建药材示范基地1万余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元胡等中药材5万余亩,解决协会发展壮大的颈瓶,带动当地农户加入协会,享受协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建立全省一流的特色中药材产业链党组织,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形成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特色型党组织,携手广大群众同步奔小康。(刘国军)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黄平县“快马加鞭”促大健康产业发展
下一篇:黄平邀非公经济人士建言献策“十三五”规划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