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施秉:干群“结亲联户”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4-17 11:11:27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本网讯 为提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能力,在知民情、懂民心、化民怨、谋民福、解民盼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城关镇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推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镇村500余名干部职工与22个村居群众结亲,实现干部联系群众“无死角”,“零距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云台村村民吴秀芝,想承包土地种植烤烟跟中药材,因为资金短缺,眼看就要错过致富奔小康的机会。施秉县城关镇党委副书记游志成同志在与群众结对子的过程中得知此事后,立即向上级汇报并协调相关部门,联系银行为他开辟绿色通道,送去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并通过组合贷款的方式为他贷来了近10万资金,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政府像扶持企业一样帮助我,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实在是太感谢政府了”,村民吴秀芝动情地告诉笔者。

  据了解,施秉县城关镇推行的干群结亲活动以镇领导带头垂范直接挂帮,镇属各部门及村(社区)的所有在职干部为主体与村(社区)的群众结亲,对象重点是鳏寡孤独人员、残疾户、贫困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农民工、矛盾诉求户等特殊人群。组织党员干部挂帮、挂职干部定期实地走访,积极开展联系、服务、帮扶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结亲活动中,我们将采取“分类结亲”方式进行。为群众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送点子,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改善基础设施,解决发展难题。帮扶贫困群众结“穷亲”,全面落实“扶贫、扶智、扶技、扶业”等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现实困难,不断增强其“造血”功能。关怀孤寂老人结“老亲”,经常与孤寂老人交心谈心,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关爱留守儿童结“童亲”,深入开展代理家长、亲情服务、关怀慰问等活动,对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让其健康成长。贴近信访群众结“特殊亲”,深入矛盾集中地区,主动走近心存积怨的群体,掌握群众诉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矛盾,赢得民心。” 施秉县城关镇党委书记宋通敏同志介绍说。

  “手册虽小,却是服务群众的‘好帮手’。”4月15日,施秉县城关镇一名干部在走访结亲群众时,面对群众的诉求,从随身携带的《为民服务手册》中找出政策,现场为其答复。据悉,“结亲”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党员干部变“坐等群众上门”为“主动走进群众家门”,共走访对象47300余人次,企业160余家,征求、收集各类建议7280条,排查矛盾、解决实际困难2740个。真正搭起了干群“连心桥”, 实现干部联系群众“无死角”,服务群众“零距离”。(杨旭)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红十字会再助马号乡平扒村受灾群众
下一篇:施秉“爱心灌溉电力线” 农户种田不再等望天水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