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榕江侗族大歌:以歌养心 优雅延续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4-18 10:03:49  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大利村歌师教唱侗族大歌

  栽麻中学侗歌班在上课

  悠悠岁月流转,跨越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承载着弥足珍贵民族文化的侗族大歌,那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是否依然如清泉般闪亮,滋养他们的土地会有着怎样的改变?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对它又有着怎样的情感?

  4月中旬,记者走进侗族大歌流行核心区域之一榕江县,聆听千年绝美天籁……

  会唱歌的村庄

  车行依山伴涧,沿途弯道一个紧挨一个。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离榕江县城20多公里,处在山坳中的宰荡村便映入眼帘。

  一条狭窄的青石板路是这个村庄主要通行便道,村里的房屋并不像其他很多村寨一样刷有亮丽的油漆,而是保持着原木的颜色,映着岁月刻下的斑驳气息,散发出古朴的味道。鼓楼的高梁上,贴着几张被火塘里的烟火熏黑了的奖状,记录着这个村庄唱侗族大歌获得的集体荣誉。

  宰荡村是一个侗族聚居的村寨,虽然村庄很小,全村只有300多户,1500多人,但宰荡的名声却很大,每年都有一批批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慕名前来的游客到这里体验侗家风情,而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来聆听最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

  据介绍,侗族大歌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我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目前主要流行在贵州黎平、从江、榕江和广西三江4县的部分乡镇。

  1986年,在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被认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2009年12月,“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歌养心、饭养身。”这句侗家人常说的话在宰荡得到了很好的诠释。这里的人不分男女,无论老幼,个个都会唱侗族大歌,他们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会唱歌的村庄。

  “这里是唱侗歌、爱侗歌的一块净土。”榕江县文化馆馆长杨远松如此评价宰荡村。

  杨远松对记者讲述了一件令他印象深刻的事,有次他带领一批嘉宾到宰荡听侗歌,因经费有限,原只打算在村里组织二三十名村民来唱歌,但出人意料的是却有200多名村民蜂拥前来,“对他们来说,参与是一种荣耀,不让他们唱是看不起他们,即使这样平摊下来每人的报酬只有几毛钱,他们也很乐意。”杨远松回想着那围坐了几个大圈唱着歌的村民们感慨良多。

  在宰荡,唱侗歌的历史已不可考,当地老人们介绍,他们都是从自己的长辈那一代代传学下来的,如今他们也已肩负起这个责任,把自己学来的歌传唱给下一代。

  59岁的村民胡官美便是这其中杰出的一员,已身为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的她,在自己的小木屋里,坚持传唱了30多年,最大的学员如今都已年过50。

  走过横在小沟渠上的青石板,跨过门槛,便进入到胡官美传教侗族大歌的主要场所堂屋,这是一间仅有10多个平方米的小房间,摆放着一张年代久远的木质沙发,屋子中间有一个火盆,火盆周围放置着几张小板凳。乍一看,这里与一般村民的家里并无区别,但从墙上挂着的大相框里贴满的教侗歌、唱侗歌、授予荣誉证书的张张照片,我们能感受到这一家子与侗歌的深厚情缘。

  夜色一点点渲染开来,木屋外传来窸窸窣窣的银饰作响声,不一会儿,一群身着侗家服饰,年龄在6-12岁左右的小姑娘、小男孩走了进来,围着火棚,分别落座在沙发和小板凳上,在胡官美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带动下,纯净、清澈的歌声在木屋里飘荡,让人亲身体会到为什么侗族大歌会被称为“一个文化的奇迹”。

  “这些小娃娃都是自己主动来的,这么多年,我家的这个堂屋都是这样热闹。”胡官美说,自己藏在脑海,记在心中的侗歌有300多首,不把它们教出去太可惜了。

  令胡官美欣慰的是,30多年来,来求学的,求指点的人从未间断,他们中既有娃娃,也有中青年,人最多的时候,堂屋里挤了30多人。每晚18时至23时,胡官美家准时响起的歌声也成了宰荡村最闻名的风景。

  值得庆幸的是,宰荡并不是榕江惟一一个会唱歌的村庄,大利、苗兰、车江、寨头等村庄同样盛行侗族大歌,它们如同散落在山间的粒粒明珠,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绽放出耀眼的光彩。

  亘古旋律荡漾校园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仅靠老歌师们的口传心授,力量是有限的,随着歌师们渐渐老去,侗族大歌传承的隐忧开始显现。把侗族大歌引进校园,成了避免大歌随时光流逝而逐渐失传的一条很好出路。

  说起侗歌进校园,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榕江县文化馆退休干部张勇,很多人评价他是开创侗族文化进校园的先河。

  时光回溯到1983年,时任榕江县文化馆馆长的张勇在开展民间文化普查中发现,现代文化、外来文化和商品经济对民族民间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侗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遭遇很大破坏,很多来自侗乡的孩子,已经不会唱本民族歌曲。

  这样的现状令张勇为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感担忧,他意识到,侗族文化的精髓在侗歌,要传承民族文化,就要让一代代孩子都会唱侗歌。由此,张勇萌发了将民族音乐引进课堂教学的想法。

  1984年,车江乡(如今的古州镇)车民小学正式试点侗歌进课堂,第二年,该校就成立了“金蝉侗族少儿艺术团”,并在随后的多年里参加多项展演,获评“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一面旗帜”。由张勇主持编印的侗族少儿歌曲选《长大要当好歌手》也成为了多年来侗族地区传播最广泛的侗歌乡土教材。

  张勇的执著推动与取得的良好效果引起我省有关方面重视,从2002年开始,我省相继出台《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等多项在校园培育民族文化的政策,民族民间文化在校园逐渐根繁叶茂。“侗歌进课堂”也从小学阶段延伸到学前班、幼儿园和中学、大学,影响力逐渐扩展到黎平、从江、锦屏,并辐射到湖南、广西等侗族地区,引起了音乐界、教育界和侗族文化界关注。

  30年的积淀发展,而今,榕江县已编辑出版《榕江侗族大歌集》、《侗家爱水又爱山》等20余册侗族大歌进课堂教材,并在侗族聚居乡镇的中、小学校中推广。胡官美的两个女儿杨秀珠、杨秀梅也因歌唱得好,被破格录用为教师,与另外三位同样被破格录用的老师一起,为孩子们教授侗歌。

  濛濛春雨中,记者走进栽麻中学,探访课堂上的侗族大歌。

  “你们来的点太好了,正赶上我们每天下午4时45分开始的侗歌班授课。”一进学校,校长李光伟就打趣说。

  因是下雨天,平常室外教学改到了室内,二三十名侗家姑娘身着侗家盛装,在空旷的教室里站成两个圆弧,听着老师杨菊的指引,唱响流传千年的亘古旋律。姑娘们的声音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如林涧潺潺,似虫鸣啾啾,又像清泉般闪光悦耳,让人如沐春风,陶醉其中。

  “别看这些娃娃大部分都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各个年龄不大,但都已参加很多次展演了,拿的奖也都不少。”话说着,校长李光伟拿出了一份栽麻中学民族特色班级简介,上面仔仔细细记载有栽麻中学侗歌队2009年组建以来所获得的各项荣誉。

  侗歌班学员中,领唱的两个小姑娘都来自宰荡村,分别是初二班的杨立娇和初三班的杨美银,她们曾代表学校参加过多场表演,言谈中也流露出对侗族大歌的深深喜爱。杨美银还透露,未来想从事与侗族大歌相关的职业。

  作为侗歌班的老师,杨菊是土生土长的栽麻乡人,从小就浸染在侗族大歌的环境中,对大歌有着天然的情感,大学里她在专业选择上便选择了侗族大歌,3年多前,从贵州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栽麻中学任侗歌老师。

  “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去。”杨菊说,不管未来会如何,她会一直坚守下去。

  政府民间携手呵护

  “尽管侗族大歌的发展已有很多好的方面,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多年潜心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榕江县文化馆馆长杨远松认为今后的路还有很长。

  “很多村寨里唱歌的除了老的,就是小的,中青年大多出去打工了,断代现象已露苗头。”杨远松说,经济上的窘迫也让一些年轻歌师的积极性打了折扣,如果没有好的政策扶持,歌师们能否维系现状很难说。而那些从侗歌之乡出去的年轻人,除了少部分人从事侗歌表演外,更多的是进了厂,与家乡的民族文化也渐行渐远。

  这样的说法从榕江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任杨成利经历的一件事得到了印证,最近,安顺一个景区负责人找到他,托他在榕江村寨找4个侗歌唱得好的年轻人到景区表演,不仅在身高上有限制,年龄上也要30岁以下的,而好多天过去,合适的人选还是没有找到。

  和杨菊从小一起长大、并一同因唱侗歌获得多个奖项的好搭档,如今已很少唱侗歌了。

  一些人在打退堂鼓,而另外一些人则在呵护文化瑰宝上不遗余力的奔走着。

  在栽麻中学采访时,校长李光伟透露,他刚刚接待了一个来自北京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每年将支持2万元用于帮助侗歌班的贫困学生,以及聘请老师教侗歌。

  在北京工作的榕江籍热心人士刘智等三人发起成立了“苗侗文化传承小组”,以通过帮卖榕江脐橙筹资的方式,资助家乡传承侗族大歌的歌师和喜欢唱侗族大歌的歌手。

  杨远松的办公室里,保存着一本装印精美的侗族大歌书本,里面收录的几十首侗族大歌大都是离退休干部、村干部、热心人士等侗族大歌爱好者经过搜集、整理而来。

  记者从杨远松提供的一份榕江“侗族大歌”保护情况材料中发现,从2011年开始,该县对侗族大歌保护的步伐与节奏明显加快。

  民族音乐进校园师资培训、侗族大歌传承人培训等每年都有开展。车民小学、中宝小学、车江中学、大利小学、宰荡小学等相继被列为侗族大歌传承示范基地。

  而对宰荡、苗兰、大利这些会唱歌的村庄而言,通过新建或租借方式建立的侗族大歌传习所为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习场所,侗族大歌队也因而有12支得到了恢复,群众传唱侗族大歌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在榕江县,每年在本土和走出去的侗歌演出不下300场。

  从2012年开始,榕江县启动了侗族大歌数据库建设工作,至2013年8月底,持有侗族地区汉字记侗音和侗文记载的侗族大歌282余首,文字资料20MB,图片资料1.1G,录音资料10G,影像资料2G。

  一个更为利好的因素是,年初,我省启动了侗族大歌振兴计划,榕江县借此契机,将在今年举办三期侗族大歌培训班,培训约250名传承人。并将在榕江古州镇、忠诚镇、寨蒿镇、栽麻乡等侗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全面实施侗族大歌进入课堂,组建校园侗族大歌队,聘请著名歌师进校传歌。同时还将组织县艺术团和民间文艺队排练侗歌精品剧目,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品牌。

  千年旋律薪火相传,相信也将一直绵延不息。

  采访手记:传承路径与活力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已是世所公认。

  在外界对贵州的认知中,灿烂的多民族文化成为首当其冲的第一印象,而其中又以侗族大歌最为令人印象深刻。清泉般的多声部合唱被誉为东方天籁,所向披靡地征服了世界。从此让贵州与侗族大歌之间画上了奇妙的等号。

  今天,为了让这奇迹般的文化遗产能永续辉煌,贵州官方和民间正在尝试着联手做多种突破和努力。

  采访中,我们发现侗族大歌在贵州东南部的榕江、从江等地仍然有着丰厚的文化土壤。面对多元化文化的冲击,那些古老的村寨仍然将“饭养身、歌养心”奉为一种最优雅的生活方式。当记者在鼓楼里聆听老歌师教授孩子们侗歌时,迅速就围上来了几十个村民,无一例外地用一种极其享受的表情在围观。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在这些村寨中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习俗—吃新,即整村邀请其他村子的村民来对歌,有一次这样的对歌在宰荡村进行了7天7夜,大家唱到酣畅淋漓、夜不想寐。其实,这是两个村子的一种比拼方式,在他们看来唱歌唱得好就是一种最强大的实力,也是最值得骄傲的事。

  采访中,一位栽麻乡的干部热情地邀请记者于本月20日去参加乡里举办的侗族大歌比赛。他说,这样的比赛乡里每年都要举办几场,虽然奖品只是毛巾、床单等小物,但群众参与的热情都特别高。从这位乡干部语气中记者听到了“重视”,举办侗歌大赛成为这里独具特色的一项重要工作。

  沿路走访下来,记者发现,丰厚的文化土壤成为侗歌的传承最为根本的依托,为了让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能更好地传承,我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正展开强有力的措施层层推进,传承人培训、侗歌传习所、侗歌进课堂……以及在省级层面启动的“侗族大歌振兴计划”,政策推动、经费保障让侗族大歌传承具有了路径和活力。( 文/ 罗梅 陈丹 图/杨成利)

责任编辑:苏慕凉【收藏】
上一篇:榕江忠诚镇地理优势造就商贸集散地
下一篇:榕江消防进学校 千名师生共享“大餐”(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