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代代相传 校园放歌 声动世界 榕江侗族大歌唱得响亮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4-07 13:42:45  来源:贵州日报  


  “又能大饱耳福了。”进入4月,榕江县2014年侗歌比赛、侗族大歌师资培训几项活动相继展开。栽麻乡侗歌比赛现场,天籁之音在姑娘、小伙们的清亮嗓音中倾泻而出;县城培训课堂里,厚重的侗歌文化在老歌师的传唱下迎面而来。

  于2009年9月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是我省唯一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聚居着十多万侗族人口的榕江县,是侗族大歌传唱的核心区域之一。在这里,一批又一批年轻歌师在老歌师们的培育下成长起来,53所中小学校歌声飘荡,《蝉之歌》、《心心相印》等侗族大歌在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唱响,引来惊叹无数。

  相距县城20多公里、处在群山环抱中的宰荡村,是著名的“侗族大歌之乡”,全村300来户人家就有侗族大歌队十多支,每个歌队少则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分为老年歌队、成年歌队、青年歌队、儿童歌队、男歌队、女歌队等,宰荡村也因而有“歌窝”的美誉。

  夜幕降临,宰荡村国家级歌师胡官美家陆陆续续挤满了前来学歌的孩子,每次胡官美都让孩子们先温习一下前几天学的歌,再教下一首新歌,孩童们稚嫩清脆的歌声为宰荡村的夜晚增添了不少活力。

  “我要把我一肚子的歌全部教出去,直到教不动为止。”胡官美说,教歌的时候也是她最快乐的时候。

  在胡官美的言传身教下,她的儿女、女婿、媳妇都成为了唱侗歌的好手,成为新一代歌师,两个女儿杨秀珠、杨秀梅还成为了小学老师,专门负责在课堂上教孩子们唱侗歌。

  在榕江,像宰荡村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在该县的引导和积极培育下,榕江侗族聚居村寨基本实现村村有歌队,90%以上的村民能唱10首以上侗族民歌,各种大歌培训、大型展演每年轮番上演,唱侗歌、学侗歌在当地蔚然成风。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榕江县大力实施“侗族大歌文化生态保护工程”,加快建设栽荡、大利、苗兰等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建成了宰荡、大利等15个村寨传承基地和中宝小学、大利小学等12所校园传承基地,涌现出大批侗歌传承人,滋养侗族大歌的“土壤”愈加肥沃。

  与此同时,该县通过将侗族大歌编入音乐教程、组建校园侗族大歌队、举办侗族大歌传承人师资培训班、聘请歌师进校传歌等形式,推动侗族大歌进校园进课堂。已编辑出版《榕江侗族大歌集》、《侗家爱水又爱山》、《长大要当好歌手》等20余册侗族大歌进课堂教材,并在古州、寨蒿等8个侗族聚居乡镇53所中、小学校1.91万名学生中推广。

  “细听,似虫鸣鸟唱,又似山涧里流淌的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每逢榕江重大节日萨玛节、侗年,主打戏侗族大歌总是让观众折服不已。

  而经过多年的演变、挖掘、整理,《珠郎娘美》、《蝉儿鸣春我等情哥来做伴》、《丁郎龙女》等大批侗族大歌舞台精品剧目在赢得国内不少奖项的同时,还走出了国门,在希腊、意大利、韩国等国频频展演,并带动影视、旅游、服饰、餐饮等相关衍生产业发展。(罗梅 陈丹)

责任编辑:陈合敏【收藏】
上一篇:榕江县工商局开展清明扫墓活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下一篇:“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榕江拟培训侗族大歌传承人(组图)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