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老虎村”的嬗变 麻江甲耳村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有一手”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1-10 09:57:59  来源:黔东南在线  


  2013年11月2日,小雨。麻江县贤昌乡甲耳村王朝莲一家人正忙乎着搬砖、砌墙,将屋旁的一块空地围起来,草坪上堆满了水泥砖。

  “赶紧把围墙搞起来,分清界线,免得今后扯皮。”王朝莲说。

  话题一打开,王朝莲说出了急着砌围墙的原因。原来王家屋旁有一块狭长屋地基,王朝莲认为是王家的,都匀市沙堡包镇茶园村的陆育龙则认定是陆家的,两家常年争闹不休。2013年8月14日,经两村的村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当天就达成共识,一家分一半,并签订了协议书。

  一起可能闹上法庭的纠纷就此平息,这是甲耳村成功调处的又一起跨地区边界纠纷。

  曾经的甲耳村民,可并不这样好说话。10年前,甲耳村是出了名的“乱村”,刑事、治安案件频发,与邻边村寨纠纷不断,关系紧张,曾被邻边村委下文“通谍”,要求甲耳村全部搬离,否则铲平全村。甲耳成为远近闻名的“老虎村”。

  10年来,有了村级调解委员会后,甲耳村诉讼案、刑事案为零,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如今的甲耳,成了治安模范村、文明村寨。

  边界纠纷是个“老大难”

  甲耳村位于麻江县西南端,辖区面积14.25平方公里,下辖18个村民小组,有13个自然村寨,最远自然寨与村委会相距近8公里。甲耳村与都匀市杨柳街镇和沙包堡镇的8个村接边,边界绵延10多公里。村支书刘光模说:“甲耳村与都匀市‘两镇八村’接壤,有时一只脚踩在黔东南的土地上,另一只脚踩在黔南的地界上。”

  地理位置特殊,边界关系复杂。往往出现同一块菜地一半是麻江地界,另一半是都匀市地界,田地相交,山林交叉,边界难分,因此山林土地权属纠纷成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10年间,“从乱到治”

  2002年甲耳村新一届村“两委”上任后,成立了甲耳村人民调解委员会,下设6个专门调解小组,明确专职调解员8名。

  村支书刘光模主动与都匀市接边的文德村、德化村、高桥村、建设村、陆家寨村、黄丰村沟通联系,成立了“接边村平安建设理事会”、“平安建设接边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接边区域联防协议书》,签订了《平安建设平安接边目标管理责任书》。

  协议规定:实施相邻交界处治安联防管理,凡接边区域发生的民间矛盾纠纷,均由接边村平安建设理事会协商处理;加强周边治安整治合作,一方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灾害需要对方支援时,对方应就近组织人力、物力全力帮助解决和处理等。

  不仅如此,甲耳还主动邀请与毗邻村参加村里举办的民间民族节日,开展文艺联谊互访活动,从感情上拉近村民之间的关系。通过联防联调联谊,实现了甲耳村与邻村互相通婚,走亲访友,双边村民团结友爱,边际纠纷越来越少,群众生产生活井然有序。

  村支书刘光模介绍,2006年,甲耳村修建从都匀市沙包堡社区至甲耳村翁通组,总长7.8公里的通组公路,其中有7.5公里,都修建在都匀市沙包堡社区黄丰村地界,由于关系好,黄丰村没有要求一分钱的赔偿。

  “10多年以前,甲耳村委会每个月平均要处理10多起纠纷,主要是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老支书韦云彩老人说。

  在甲耳村村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一个档案柜,整齐地存放着10多年来,该村每年处理的矛盾纠纷档案。资料显示,2002年村调委会处理矛盾纠纷68起,而今年截至10月初,只有3起调解案例。

  边界纠纷靠人和

  “甲耳村地处偏远,山高坡陡,土地贫瘠,水源匮乏,可谓‘天时地利’都不占,要求发展,只得在‘人和’上做文章了。”村支书刘光模如是说。

  都匀市杨柳街镇德化村村主任陈秀祥说:“我们与甲耳村处理纠纷最主要的一个方法就是感情交流,相互尊重。”

  据介绍,10多年间,甲耳村调解委员会共调处各类纠纷211件,调解成功率达99%,调解协议履行率达100%,防止民间纠纷转刑事案件3件,全村没有一件民间矛盾纠纷激化。

  村支书刘光模还担任村调解委员会主任,在大家眼中,是这样的形象:谦虚、诚实、有公心,穿一身发旧的蓝西装,一双满是褶的黑皮鞋,奔走在甲耳的各个自然寨,跑调解、促和谐、求发展。

  “在基层调解工作中,个人魅力很重要,不仅得有一定的工作水平,还要让村民信得过。”麻江县司法局基层股的赵科长说,这些刘光模支书无疑都具备。2006年,刘光模被州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2009年,甲耳村调委会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先进人民调解委员会”。2011年,刘光模被省司法厅评为“全省人民调解能手”。

  10年努力,甲耳村终于甩掉“老虎村”的绰号。村委会的荣誉墙上挂满了各种奖状:“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集体”、“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治安模范村”、“平安创建文明村寨”……

责任编辑:杨萌【收藏】
上一篇:麻江:道路交通安全举报 最高可获200元奖励
下一篇:车辆侧翻路面被毁车主倍感心焦 三次调解终解决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