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县“四举措”狠抓远程教育助推同步小康创建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4-06-25 11:07:48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雷山县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远程教育工作方式,紧紧围绕“建设备、强管理、学特色、重转换”四项举措,力促远程教育工作上档进位,助推同步小康创建。

  整合资源,配强设备。一是注重远教网络覆盖。整合各部门资源、多渠道凑集资金,先后投入113.5万元用于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配套,投入资金783万元资金新建、改扩建村级活动场所,解决农村无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室现状,全县已建成远程教育站(点)172个,实现远教网络全覆盖。二是注重站点设备更新。省、州、县三级按一定比例匹配资金,添置液晶电视、DVD、卫星数据接收机、电脑等设备对重点远教站点进行更新,2013年全县15个完成重点远教站点设备更新,站点设备正常运转。

  强化管理,正常运转。一是强化骨干队伍培训。转变过去单纯站点管理员技术培训模式,与各类培训有机结合,增加交流沟通平台,举办1期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管理员和村干培训,培训335人,选派参加省、州远教骨干人员培训30余人次。二是强化设备维护管理。督促村“两委”换届结束后立即交接远程教育设备和更替远程站点管理员,并要求做好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时间安排、教学人员落实等工作,健全站点管理人员和辅导教学人员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站点规范化管理,确保第九届村“两委”换届结束后,远程教育正常运作。三是抓好辅助网站建设。更新升级远程教育网,开设“党建促小康”专栏、“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频道”链接和“共筑中国梦”专题链接等,实时更新同步小康驻村帮扶工作情况,搭建党员群众学习交流平台。

  围绕中心,特色学习。一是围绕中心引导学。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州、县的中心工作及重大决策部署引导党员干部、农民群众集中学习,组织3000余人次参加了学习十八大报告及党章知识竞赛,在全县掀起了学习十八大精神热潮。二是打造精品吸引学。策划制作具有雷山民族特色、适合雷山群众的教学课件,下发至各教学站点供党员群众学习,2013年制作了《苗族银饰锻制的能手》等5个雷山特色课件,累计创作了乡土课件92个,制作成教学光盘9000余盘。三是创新方式推动学。创新“菜单式”、“点播式”等灵活的教学方式,针对群众需要什么学什么、什么感兴趣学什么,如干荣村站点采取“菜单式”进行蔬菜、猕猴桃、核桃等种植和稻田养鱼实用技术培训,打造出62亩蔬菜示范基地, 1400亩核桃种植基地,40亩猕猴桃基地,全村90%以上的农户均掌握2-3门实用技术。

  以用为本,学用转换。一是搭建功能交互平台。利用远教平台覆盖面广、宣传方式灵活的优势,通过远教网站和制作课件、纪录片等方式宣传乡村景点,助推乡村旅游业发展,西江镇西江村远教站点添置电脑、电视、桌椅等电化教学设施,打造“游客之家”,为外来游客提供便利服务,丰富景区内涵,提升旅游档次, 2013年以来共接待游客近1000人。二是搭建党群“连心桥”。利用远教站点远程网络平台,组织空巢家庭通过网络视频与远在他乡的亲人“见面”,增进亲人感情,2013年春节丹江镇羊排村“空巢老人”金志芳通过QQ视频与两年未见面的儿子进行了视频对话,2013年以来,共组织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与外出的亲人“见面”400余人次。三是构建“一体化”平台。以远程教育站点为阵地,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构建“远程教育+文化共享+村村通”一体化学习平台,利用远教网络开展产业技能系列培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奔小康,累计开展培训2243期,培训23744人次。(龚福海)

责任编辑:肖默子【收藏】
上一篇:雷山县永乐镇2014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惠及868户3889人
下一篇:雷山向社会公开征集郎德苗寨旅游开发建设方案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