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行动是雷山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杀手锏”
生态文明示范工程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中央到地方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没有完整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学,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
雷山没有退避三舍,硬是迎难而上。该县县委、县政府迅速成立了雷山县生态文明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 设立了雷山县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紧锣密鼓召开了全县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启动动员大会,明确建设单位的创建目标任务,强化组织措施,落实领导责任。之后各建设单位根据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制定了本单位实施方案,为试点县创建工作带好了头,起好了步。
自2012年4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批复,将贵州雷山县列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后,该县开启了建设生态雷山新篇章,全县人民按照低碳、环保、节约的理念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图为该县人民群众骑着自行车上学或上班的场景。
与此同时,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快速启动。由县生态文明办牵头,县环保、工信、教育等职能部门配合举办了全县“生态文明和节能低碳”宣传周活动;印发了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宣传册5000册,宣传漫画1万册;利用“6•5”世界环境日、“6.17”全国低碳日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环保、低碳生活等知识宣传活动;另在全县举行生态文明全民游行活动,在县城铜鼓广场开展了绿色环保万人签名活动。
此外,该县全范围内设置专栏、悬挂横幅、编制中小学、干部、群众生态消费理念宣传读本等形式,增强社会各界对我县打造生态县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了解。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机关、学校、医院、企业、农村、社区,大力推进生态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医院、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建立低碳生态宣传教育基地。
“我们是很远的乡村小学,以前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生态建设,是老师举办黑板报,发宣传画册,上班会课我们才知道的。知道后,我在学校吃免费营养餐,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大塘乡桥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李莉莉说。
就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雷山”全民行动在雷公山腹地徐徐展开帷幕。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