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黔图汇- 人才网- 视听中心- 专题- APP

订阅
首页| 全州| 时政| 领导| 县市| 综合| 发布| 视听| 行业

雷山生态文明经济引领跨越发展

在线投稿邮箱:tougao@qdn.cn  新闻热线:8222000  值班QQ:449315
时间:2013-07-04 11:56:40  来源:  

  近年来,雷山县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旅游强县”两大战略,全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贵州茶叶大县”两张名片,开辟一条具有雷山特色的后发赶超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成为推动雷山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新引擎。

  实施退耕还林 山更青水更绿

  雷山树立即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木头财政”向“绿色经济”转变,量体裁衣,走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十年来,完成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19.1万亩,完成退耕还林工程7.1万亩,完成防护林工程建设2.54万亩,完成社会造林2.45万亩。建成沼气池5500余口,有效缓解了森林保护与群众生产生活用柴日益突出的矛盾。加快实施河滨道、公路沿线、县城及周边、重点旅游景区、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的绿化工程,县城绿化率达31.4%,居民人均绿化地面积达27.68平方米,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58.58%上升到2012年的72.3%,形成生态良好、风光秀丽、环境宜人的“绿色生态雷山”。去年4月,雷山被列为全国74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之一。

  立足资源优势 发展旅游产业

  素有“苗疆圣地”之称的雷山,苗族人口占84.2%。不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雷公山、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郎德上寨和新桥、乌东、控拜、麻料等300多个多元化独具特色的苗寨,还有苗族芦笙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鼓藏节等13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雷山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发展中传承”的原则,以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实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最具生命力的产业,实现了由“旅游兴县”到“旅游强县”华丽转身。每年整合扶贫、旅游、交通等资金3000万元用于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得提速,以西江千户苗寨为龙头的环雷公山苗族文化旅游经济圈已初具雏形。截止5月底,该县接待游客达207.21万人次,同比增长134.8%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61亿元,同比增长199.82% 。目前,该县有农家乐326户,直接从事旅游行业人员达5000多人,带动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茶叶产业兴起 绿荒山富农民

  “昔日荒山坡,如今披绿装,家有十亩茶,财源来不断”,已成为该县农民的顺口溜。去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茶叶就达980元,占去全年人均纯收入四分之一。

  雷山种茶历史悠久,雷公山银球茶曾在首都北京香飘一时,但毕竟是规模小,品质上不来,逐步走向低谷。进入二十一世纪,雷山领导决策层审时度势,把茶叶发展作为实现县域经济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举力打造“贵州茶叶大县”,先后出台《关于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激励政策和措施,每年设立300万元的茶叶发展基金,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加快茶叶产业发展。2010年以来,争取上级茶叶专项资金3050万元,整合资金5353 万元,加大对茶园基地建设的投入,茶园面积迅速扩张。目前,该县建有茶园10.3万亩,今年预计实现茶叶产值达7.7亿元, 惠及茶农1.05万户、4.7万人。雷山“银球茶”先后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鹤杯奖”、 “轻工部优质产品奖”、 “全国食品行业名牌产品”、 “贵州省名优茶”、 “贵州省名牌茶产品”、 “贵州省茶叶行业著名品牌” 、“贵州省著名商标”、“贵州省十大名茶”。

  园区引擎拉动 开发立体农业

  雷山立足比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果、畜、药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以园区推进农业产业朝品种优良化、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加工机械化和产品优质化方向发展。目前,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带动下,该县完成杨梅基地建设7000余亩,建成梨子基地1.8万亩,兴建中药材种植面积1.2万亩,黑毛猪、小香羊、林下鸡出栏26.8万头(只),受益农户达1.1万户。

  今年雷山紧紧抓住雷公山生态茶叶示范园区被列入全省30个省级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机遇,多方筹措资金1600万元,加快推进生态茶叶产业园建设。目前该园区已建成茶园总面积1.5万亩,茶叶育苗基地500亩,带动2600余农户增收致富,户均增收1200元以上。目前,贵州敬旺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雷山苗家春茶叶有限公司、雷山县鑫球茶叶公司等5家企业和雷山桥港黑毛猪养殖协会等企业和社会经济组织纷纷入驻园区,为园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凌忠云【收藏】
上一篇:雷山:一事一议 “议”出“美丽乡村”
下一篇:低碳生活让生态自由呼吸 我们也能致富(组图)

相关新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