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庆云乡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居,自然景观壮美,有神秘的“冻鱼”节和“萨岁”传说,有浓厚的侗族刺绣、侗族织锦等民族民间文化。每年农历十月十二日庆云乡的侗族同胞都要从四面八方赶回家乡过“冻鱼”节。此节之所以称“冻鱼”节,是每年十月十二日的前一天,开田放水,从田里捉鱼回家,用他们本地方特制的酸汤将鱼熬熟熬透,加入辣椒、盐、味精和其它香料,连汤搁置到第二天冷却凝冻后,形状如市场销售的冻果,这就是所谓的“冻鱼”。“冻鱼”节即此而慕名。
近年来,庆云乡的“冻鱼”节,不仅仅是品尝“冻鱼”了,而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民间民族文化活动,各地宾客相聚庆云赛芦笙、看侗戏、论侗萨、买侗产、品冻鱼、乐侗寨,2013年“冻鱼”节多项精彩活动给客人印象深刻。
印象一:舌尖上的庆云。这一天每家每户的菜肴都已鱼为主料,制成“冻鱼”、干鱼、烧鱼、“吊颈鱼”、腌鱼、鱼生等花式多样的菜谱,让客人真正品尝到一次鱼宴大餐。
印象二:人民币上的庆云人。现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壹元纸币上的侗族女头像系贵州省从江县庆云乡佰你村十组人,原名石婢学,现名石奶引。在80年代初,当时还是少女的她,到本县洛香镇赶集时,恰遇有画家来采风,见她衣着庆云侗族服饰、戴庆云耳环、盘庆云女人发型,就这样深深地吸引了画家的眼光,在1996年版壹元人民币上出现了她的头像,随着人民币的流通走进全国千家万户。
印象三:庆云乡土特产。有绿色生态的庆云茶油、竹鼠、辣椒、魔芋、香糯、百合和民族乡土生活气息浓厚的侗族刺绣、侗族织锦、侗族银饰等旅游商品。
印象四:神秘的“萨”文化。“萨岁”即是侗族的祖先神,又是保护神和英雄神,是侗族宗教领域影响最深,地位最高,威望最盛。庆云乡是“萨岁”就义之地,“萨岁”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厚重。因此,庆云乡侗族同胞每年“冻鱼”节都要祭拜她,祭拜仪式由20对16岁的少男少女组成金童玉女,全村男女老少着民族盛装,到“萨岁”神祠地烧香敬茶。
印象五:芦笙对抗赛。芦笙对抗赛是今年“冻鱼”节活动中时间最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项活动,本次芦笙对抗赛共有70支芦笙队参加,本着参与、友谊、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淘汰制,根据参赛队的多少和比赛情况决定比赛的轮次,每轮抽签决定对抗对手,经过巅峰对决,分别赛出冠军2支,亚军2支,季军2支。(石文章)
凡本网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为黔东南信息港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黔东南信息港”。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黔东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